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鱼鳍有白点怎么治疗)

昆明龙鱼批发2024-05-24 22:36:025.89 K阅读0评论
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天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如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也千万不要泄气,可能小瓜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以及鱼鳍有白点怎么治疗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鱼鳍上有白点怎么办?

白点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鱼还在鱼商那里的时候就已经白点了\x0d\x0a2.买好后回家的路上太冷所引发\x0d\x0a3.鱼带回家后进缸的时候没有过水,袋子里的水温和缸里的水温差距太大\x0d\x0a4.水质与温度震荡\x0d\x0a如果是1,只能挑的时候仔细观察,基本上普通的鱼,鱼商都会让你自己挑自己捞。\x0d\x0a如果是2,尽量挑天气暖和的时候去买热带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淘宝店天气冷的话就不寄活鱼快递的原因,太容易生病了甚至死亡了。\x0d\x0a如果是3,每次买好鱼,先吧袋子放在鱼缸里漂一会儿,让袋子里的水温慢慢跟缸里的水温保持一致,另外每隔10分钟就把袋子里的水倒掉一点,换成缸里的水,每次换1/4左右,让鱼对你缸里的水有一个缓冲期,变化太大,体格再好的鱼也会难受。\x0d\x0a如果是4,通常稳定的水环境是不会得白点的,如果你缸里的温度一直能维持平衡在25度左右或以上,那就不太会得白点,但如果得了,那来势就会很凶猛。\x0d\x0a得了白点之后,有条件的话就先隔离,白点是会传染的。升温到28度以上,根据说明书的量加入甲基蓝(鱼店有卖,很便宜,就5块钱一瓶,而且药性温和,多放一点也没太大伤害)进行药浴,泡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每天坚持直到痊愈。如果来势凶猛,甲基蓝有时效果不够强,可以换成白点净之类的药,不过放得时候要慎重,因为这些药药性较猛,放多了就会送你的鱼一程。。。

金鱼白点病怎么治疗最快?

观赏鱼

观赏鱼的白点病是比较常见的鱼病,所谓白点病其实就是寄生虫,想要消灭观赏鱼身上的白点病应该了解如何用药是非常重要的,盲目的用药不仅治疗不好观赏鱼的白点病,有可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鱼病。

一、冷静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点,再冷静地判断相应的对策。有很多养鱼新手一见到鱼的背鳍或尾鳍有一点白色的物体,或甚至发现鱼有蹭缸的情况出现,就断定那是白点病,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又捞鱼又加温 又下药,结果得不偿失。其实鱼鳍上有白点物体,很多时都只是因为“  打架”或“  撞击石头及缸壁”所致,而擦身等情况会在鱼鳞因先前受损,或在痊愈时发生,胡乱地加温下药,后果也不用多说。所以先要冷静地作出观察一段时间,在肯定那是白点病后,方才因应环境而作出适当的治疗部署。要知道白点病本身并不可怕,充其量只可以用“  烦”来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顾心惊而又不懂得去处理的人;现实里导致死鱼的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白点虫,而是人。

二、隔离

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理论上,白点病是适宜整缸处理的。因为就算缸中只有一两条鱼出现白点,有可能小瓜虫在缸中已经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捞走有白点的鱼不代表水中、草上没有小瓜虫的孢子或缸底上没有它的成虫正在分裂当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彻底的方法还是整缸处理。其实,除非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个人一直不主张每次将所有病鱼捞走放在医疗缸治疗。因为病鱼本身巳十分虚弱,就算在医疗缸中水质相似、水温也相同,但始终都会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或多或少都会使病鱼受惊,令其更加虚弱,进一步减低其抵抗力,治疗上往往会因而更为困难,转缸过程若处理得不好的话甚至会令病鱼比小瓜虫还要先行一步。不过若当中遇有严重病患的鱼,在这种迫不得意的情况下,捞起它们分开治疗还是有需要的,因为这样可避免大缸中轻微病患的鱼受到再进一步的感染,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医疗缸一直在运作着的朋友们,隔离的程序会比较简单,做足对温对水就可以了。

三、加温

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调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小瓜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另一方面,此举也有助缩短水中那些小瓜虫孢子的寿命。不过,有很多养鱼新手一直有个误解,听别人讲话加温,就以为水温越高就等同越好,有些甚至会将水温调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举只会令病患中的鱼更容易死亡!其实当水温24℃至26℃时,整个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只会得约48小时,即2天。过份地加温,只会令病鱼的新陈代谢过快,直接使其更加虚弱,病情严重的鱼会往往因负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过份地高温也会对缸中的水草构成一定的压力,轻则叶黄草溶,重则枯萎,而且还未计对缸中其他生物如虾、螺等的影响。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以为此举“  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在加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当水温越高,水溶氧量就会越低,但生物耗氧量却会增加,而且当鱼因病虚弱时,对氧气的要求会比平常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氧,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氧。

四、落盐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为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入医疗缸治疗。何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个缸15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 就要放450g的盐,如此类推。至于下什么盐,细盐和粗盐,分别不大,只要不是含碘盐。另外由于现在不是煲汤,放盐时千万不要将盐直接放入缸中,要先要用温水将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缸中。假若一个不留神,放多了盐量,令鱼出现沉底无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状时,也不需要惊慌,换水就已经可以解决问题。用盐的好处,除了效果显著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它十分可靠,并不会对已建立的硝化系统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浓度若不超过0.5%的话,对水草本身也影响有限。

五、换水

大缸中隔日换水四分之一,医疗缸则隔日换三分之一,直至疗程完成,而每次换水均要保持盐份的浓度。 其实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换。换水的目的是要:一)减低水中所含小瓜虫活孢子的数量,二)将死去的小瓜虫成虫或孢子带走而令水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换水,都会对缸中的生物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更何况是正在生病中的鱼。换水太密或太多只会令病鱼更虚弱,更难快速痊愈。另外换入的水要保持适当的盐浓度,例如大缸中换走50L水,新换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盐以维持0.3%的浓度,当然不要忘记加定水剂(除氯和除重金属),而且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免温差的出现,在冬天时最好先为新水加温,等新水达到和大缸一样的温度时,才好加入缸。当完成整个疗程后,即是白点病被完全治愈后,也无需要将大缸内的水一下子全部换走,只需先换三分之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样,每星期换三分之一水便可。

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战友。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那么何时才叫作战胜利呢?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天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如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也千万不要泄气,可能小瓜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另外一个很常出现的误解是,鱼病时要停止喂食。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鱼病时同人生病时一样,虽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营养才能增强体质,再而增加抵抗力去应付小瓜虫的攻击。所以千万不要停止喂食,但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减半或以上,避免病鱼因无胃口,令食物过剩而导致水质迅速恶化,或因病时吃得太饱而引发其他如消化不良等病发症。

观赏鱼的鱼病是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是可以发现的,如果发现的不及时很可能会耽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平时对观赏鱼的观察必不可少,也是健康的一个保证。

如何治金鱼的白点病?

此病要综合治疗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只用药收效不大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

参考验方1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

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病程一般约为5~10天。白点的形成不是产卵的它有一个生命周期,当人们看到鱼体上的盐粒,是它吸附在鱼的皮肤上吸食的阶段,在这其间,它是抗药的,当它喂饱了,它会从鱼体分离,掉下来到缸底。

鱼鳍上有白疙瘩怎么办?

尾鳍上有一个大白点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那也不是白点病

其实这个七彩和上一条应该是同一条七彩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它不但是胸鳍破损严重有点白蒙,而且尾鳍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白点,这个白点,它百分百的不是白点病,大家一定记住,白点病的小瓜虫,它就没有那么大个的,也不会轻易地被我们一眼就看得出来,只是这个照片还是有点失真罢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了。

这个所谓的白点,也很简单,和上述的原因基本上是相同的,就是观赏鱼的尾鳍部分受损,粘附杂物然后受到了感染,所以有点发炎罢了,它既不是白点也不是什么水霉,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不予理睬的。

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出在了鱼缸的水质上,我们调理好鱼缸的水质,这个白点它也有可能自愈,同样的道理,除非是我们的水质一直不好或者水温不够,或者观赏鱼体质太差,才有可能会发展成持续的感染,最终有可能无法收拾,那就可能是水霉了。

所以说,一般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注意观察就可以了,改善完水质之后,我们先去看鱼儿胸鳍的透明度,一般的都会有一个大变化,可能一两天之内鱼鳍就会恢复透明,然后鱼鳍上的杂物就不见了。

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鱼鳍有白点怎么治疗) 照明器材 第2张

换而言之,观赏鱼的各个鱼鳍上分泌的粘液它也是需要新陈代谢的,在更新了几次之后,杂物就会脱离,伤口就可以恢复,病菌就不会粘附其上了,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

然后尾鳍上的那个白点就会慢慢的缩小,直至最后完全消失,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的水质保持很好,鱼儿的体质比较强健,即使一时半会这个白点不消失,它对于观赏鱼来说,也没有任何问题,保证它该吃吃该玩玩,该繁殖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持续保持住鱼缸的水质,造成了疾病恶化,那没有办法,我们可以适当下点消炎药处理,或者对于这种尾鳍上或者身上有一、两个这样子白点的鱼儿,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直接捞出来,用手把白点抠去,再加上点消炎药就完事了。

就是这么些极为简单而又有效的小招数,这些鱼病都可以轻松地治愈,哪用费那个劲去整缸下药或者隔离治疗,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鱼得了白点病怎么治?

观赏鱼白点病怎么治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 *** 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 白点病

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白点的形成不是产卵的它有一个生命周期,当人们看到鱼体上的盐粒,是它吸附在鱼的皮肤上吸食的阶段,在这其间,它是抗药的,当它喂饱了,它会从鱼体分离,掉下来到缸底.这种寄生虫产生保护膜,形成一个胞囊,里面有10个小幼虫(40倍的放大镜可以看见),它们分裂繁殖,一个能变成1000个以上的个体,它们会寻找鱼做寄体,来提供它们的食物,整个过程对温度的依赖很高。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珐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387759

鱼儿得白点病该怎么治啊

白头白嘴病/白云病白头白嘴病:其病原体是粘液球菌。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发生溃疡,并呈现乳白色,病鱼摄食困难。防治方法:选用一克呋喃唑酮,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也可用稀释的碘酒,涂抹在伤口处。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 *** 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孔雀石绿也可

我的小鱼得白点病了,怎么办?

晕死,就是养鱼而已,这样会惯坏他们的,不要喂它们给的饵料,自己用剪刀剪一些菜叶末给他们吃,他们本来就是吃素的,室温就好啊,干嘛要加热棒,要是刚刚买的鱼换水换一半留一半,自来水要在太阳光下晒,凉了在给鱼换换。对于白斑不用太在意,吃点菜叶就好,可以试试看,一次不要太多,

我的鱼得了白点病怎么办?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把水温升到30度以上,加少许盐,24小时加氧气。这种方法比较安全,对治疗白点还是比较有效的。

注意:如果鱼缸里有草,加温有可能会使草死亡,草缸不建议使用。如果鱼缸里有清道夫,加盐有可能造成清道夫死亡,有清道夫不能加盐,升温、加氧就可以了。

治疗方法2:加黄粉或甲基蓝,这两种攻性比较温和,适合草缸使用,而且可以兼治其他疾病,如烂尾等。治好后不必全缸换水,对水质污染较小。

治疗方法3:加白点净,见效快,但对水质污染较重,而且此药中含有对人体有害成份,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不建议使用。用药后,要全缸换水。

治疗方法4: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不能直接放在鱼缸里,要用另外的容器化开,比例不能超过5千分之一,把病鱼放入,药浴5-10分钟后,将病鱼捞出,有条件把病鱼分缸另养。这种见效快,但是对鱼伤害较大,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鱼的死亡,不建议使用。

白点病不难治,换季时,注意换水的水温不要和鱼缸里的水温相差2度以上,可以减少白点的发病率。

白点病发生后,最好全缸消毒,因为30度可以杀死小瓜虫成虫,不能杀灭小瓜虫的卵,可以用浓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对鱼有伤害,消毒后注意要鱼缸冲洗干净。

鱼身上的白点病 怎么治最有效??急啊点越来越多了

白点病详解!(二)病原体-小瓜虫

小瓜虫病是观赏鱼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因此,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小瓜虫属金毛目、膜口亚目、凹口科、多子小瓜虫。它的体型和大小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别很大。

成虫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体长为0.35mm~1.0mm,体宽为0.3mm~0.4mm。虫体柔软可随意变形,全身密布著短而均匀的纤毛。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6”字形的胞口,螺旋形的口缘由5~8行纤毛组成,作反时针方向转动,一直到胞咽。在身体前半部有一马蹄形和香肠形的大核,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的上面。胞质外层密布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质有大量食物粒。

胞囊内最初成熟的幼虫为圆形,经过一定时间(约5~8小时后),才开始活动,身体逐渐延长,前端尖而后端钝圆,最前方有一钻孔器。刚从胞囊内钻出来的幼虫身体圆筒形,但不久变成扁鞋底形,中部向内收缩凹陷。全身除密布著短而均匀的纤毛,在身体后端还有一根粗长的尾毛。一个大的伸缩泡,位于身体的前半部。大核圆形或椭圆形,多数在身体的后方;小核呈球形,在身体的前半部。在身体前方腹面有一“6”字形的原始胞口,在“6”字形的缺口处有一个卵形的反光体。

小瓜虫一般可分为营养体和胞囊两个时期。在营养体时期,幼虫钻进宿主皮肤或鳃瓣等处后,汲取宿主营养生长,形成白色脓胞,即肉眼见到的小白点。

小瓜虫的生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宿主组织内虫体可进行分裂生殖,另一种是主要生殖方式,即成虫离开鱼体,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在原点转动,不久沉没在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

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鱼鳍有白点怎么治疗) 照明器材 第3张

胞囊形成2~3小时后开始分裂,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温度高低的影响,分裂可能出现不均分现象,同时分裂速度也有先后之别。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小时内感染率较高。水温在15~20℃感染率最大。

小瓜虫病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大,不论鱼的种类,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其在面积较小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流行期长,水温15~25℃,早春、晚秋和冬季都可发生,更严重危害著金鱼的安全。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上升至28℃以上,虫体发育停止时,才不会发生小瓜虫病。白点病新视野~!

养鱼都快将近二十年了,能听说过的鱼病基本上都遇到过,但并不是所有的鱼病都会三番五次的来骚扰你,有些病可能你创造了条件它还就不来呢!呵呵。但其中白点病例外,不管养什么鱼,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得,呵呵,养热带鱼的,爱鱼哪有没得过白点病的,呵呵

都说白点病虽然讨厌但却并不难治,呵呵,其实世界上还真就没有完全绝对的事,下面就引用一个网友的文章您就能窥豹一斑了!

问题: 呵,现在的白点啊,瓜虫的适应性越来越强...

我缸中温度一直保持为恒定32度,前段日子请来的两尾花老虎到是有白点,这个我没在意,鱼商那边水温低,而新请的鱼难免会有些问题,何况白点又是很好调理的。昨天花老虎白点到是全消了,看着不错,结果刚才一看发现其他鱼又得了白点,红尾皇冠和个别的罗汉地图都长了白点...苦恼啊...32度的水中也可以传染得这么狠...好在我的鱼都比较壮实,没什么影响...不知道谁的鱼也是在这样高温情况下传染患得白点的,怀疑瓜虫变异了...

这个帖子最能够说明问题,不知道大家碰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反正我是碰到过,以前都说治疗白点的一个什么真经“放粗盐,加温30度,三天痊愈”。这个真经好不好使?回答是好使,但是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条件换了,这个真经就变得啥也不是了,甚至鱼病没治好,鱼也去见......

养殖的鱼有白点病要怎么治疗?

鱼白点是因为由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发生, 最明显的体貌特征就是鱼体外表覆盖一些白色的点状物,此外下列特征也可能标志著该疾病的发生:鱼只经常在其它物体上摩擦;皮肤有大量黏液;拒绝进食;活动力减少,体色黯淡 。此问题海海生物的红菌兵团可以帮你解决,红菌兵团以类球红细菌为作用菌种,经现代发酵技术培养而成,本品有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多环芳烃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性,更有降解农药残留毒素、钝化重金属的特性。其代谢产物胞嘧啶、尿嘧啶、SOD、辅酶、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平衡藻相,提升沉水植物代谢纳污能力,优化养殖水体生态水平。

鱼得了白点病怎么办

温度升到30 下盐(千分之3) 保持好水质 几天就好了

白点 就是水温变化导致的

鱼得了白点病,怎么办

庆大霉素可以治白点的,没有粗盐也可以用家用的食盐。一般温度升到32℃时,小瓜虫就会自动死亡了。

白点病是因为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1%盐水或庆大霉素浸泡15分钟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整缸鱼都得了白点病了!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快点好呢? 50分

避开周围有辐射的设备,勤换水,喂药。看看

我家鱼得了白点病该怎么治疗?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

金鱼鱼鳍上出现透明白色斑点,像是发霉一样,该如何治疗?

这种病叫做白点病。以下是白点病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的介绍和治疗方法。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纤毛虫,身体为球形或卵圆形,表面长着短小而分布均匀的纤手,身体的中央有马蹄形的大核,患病鱼体上的囊泡就是由这些小瓜虫大量密集寄生所出现的现象。这种属于金鱼、热带鱼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发的后期鱼体表面会有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光泽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精神萎靡,有时浮游于水面,有时群集于养鱼容器之一隅,很少活动,终至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在每公斤水含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1周;或用千万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三的醋酸亚汞溶液浸洗30分钟,或者稍微提升温度。原来鱼缸里的水应当彻底换掉。

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

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全缸施药后白点消失,好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了一两个星期又会出现。老是这样循环为何?这也是养金鱼人经常能遇到的问题,一般的药治后可直接杀死成虫,但问题在于药治只能杀死成虫,而其幼虫,能够藏在鱼体表皮内,药性无法深入,所以还会反复。一些书籍上写将水温提高到30度,就可以将白点去掉,但对于金鱼来说这个温度太高了,就是治好了白点,也可能引起其它问题。建议在用药的同时,多一些日光照射,注意换水时水温相同,白点消失后坚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净水剂,白点就会彻底根治。

关于鱼鳍出现白点怎样治好和鱼鳍有白点怎么治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