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对应的相关信息

北京观赏鱼批发市场2024-05-29 05:17:015.28 K阅读0评论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本文目录:“美国”的中文名称的由来如下: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完成第四次航行回到西班牙之后不久,哥伦布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于 1506年5月20日病逝于法拉多利城,一直到死,哥伦布都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 一个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人发现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大陆,这块新大陆就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America),2、在美国的地名中,一半以上始源于印第安语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

美国称红龙班鱼,大陆叫什么名称

“美国”的中文名称的由来如下: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完成第四次航行回到西班牙之后不久,哥伦布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于 1506年5月20日病逝于法拉多利城。一直到死,哥伦布都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 一个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人发现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大陆,这块新大陆就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America)。

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对应的相关信息 图腾金龙鱼 第1张

2、在美国的地名中,一半以上始源于印第安语。其余得始源于欧洲,如纪念皇后,或某一特殊地区,还有是为纪念历史重要人物及记载历史活动得。由于语言和文化是休戚相关得,人们通过研究地名得始源,可以了解关于这个国家得背景,历史活动,甚至价值观。

3、一些国家是根据发音而定的。美、法、德、英都是根据外文发音而确定的。如美国初为美利坚,后为简单起见,称为美国。一些国家是根据中文而定的。

红龙鱼的习性?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 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洲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 。提醒您一点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

龙鱼适应的水温介于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不过龙鱼和其美国红龙鱼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

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是“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中国大陆称为“龙鱼”、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龙的卵黄囊象龙珠的缘故)、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称之为“银船大刀”。 骨咽鱼科的鱼分别产于四个地方:亚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主要产于印尼和马来西亚。

红龙: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又叫红金龙。这种鱼作为濒危物种受到华盛顿公约的保护。它幼鱼的体色较浅为白色微红,鳞片细小。但成鱼的体形硕大,腮盖边缘呈现出强烈的深红色、舌头也是如此、大片的鳞的边缘以及各鳍也有浓烈的艳丽红纹、金色的鳞片闪闪发光。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

金龙:又叫黄金龙,英文名:Golden Arowana。其背部为墨绿色鳞框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腮盖和红龙不同,没有红色而是亮丽的金黄色。

白金龙:英文名:Platina Arowana。很象一种武汉出的香烟的名字。其体形和红龙相似鳞片的颜色为白金色。

过背金龙:英文名:Belly Arowana。极为昂贵的龙鱼,武汉有一尾40厘米长开价18万,至今有人问无人买、还有一尾刚刚开始扬色的特级红龙,它的鳍已经变成红色部分鳞片出现红点,30厘米长开价3万5。老板说一旦色彩完全出来就要涨好几倍的价格。很似金龙不同的是其金色的鳞片越过墨绿色的背部使全身包上一层金壳。

~~*^0^*~~

回答者: 我饲蜥特乐 - 五级 2008-4-27 15:08

应该和普通龙鱼饲养差不多吧.养龙的都是些纯粹的鱼迷,有些人放在家里为了显大气,不知道美国红龙鱼你讲究那么多干什么,养龙鱼需要经验,建议先从价格比较便宜的银龙鱼养起.

回答者: swyzb - 一级 2008-4-27 18:29

专业水族人士意见:张弘 (景弘水族,全心为鱼友服务)

“我饲蜥特乐”你复制了那么多,你自己说有谁会去看美国红龙鱼

很高兴为LZ服务。

首先,先来说一下龙的种类:

金龙,红龙,星点,银龙,青龙,是比较常见的龙鱼种类。

根据LZ的提问可以看出LZ是个新手,所以在这里我不建议LZ养,金龙和红龙。

红龙鱼的生活习性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加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加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总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红纹蓝底辣椒及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

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更是比辣椒红龙更红艳,鳃盖颜色更红,血红色或朱红色散布全身。 (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号半红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鱼。 (一号半红龙)

这种红龙鱼属于杂交品种,是由一号红龙与青龙杂交而成在幼鱼时期与一号红龙相似。

金龙鱼是什么鱼?

金龙鱼美国红龙鱼,热带鱼 ,龙鱼、一种很古老美国红龙鱼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过背金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中国大陆称为“龙鱼”、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龙的卵黄囊象龙珠的缘故)、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称之为“银船大刀”。 别名:美丽巩鱼、金龙鱼,分类:骨舌鱼科、巩鱼属。

金龙鱼 - 起源历史

翻开龙鱼的起源历史,它的起源历史比我们意识形态的龙的概念早多了。早在三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这批奴属骨舌鱼亚科(Family Osteoglo-ssidae)的骨舌鱼家庭,便已经活跃於冈瓦纳古大陆水域之中!之后,随地球上地壳运动发生,冈瓦纳古大陆被撕成数大块!形成了今日的美洲、非洲、澳洲…等等的“新大陆”,而骨舌鱼家庭们,自然也就随之四散东西了。龙鱼之所以被冠上古代或活化石等形容词,并不完全是因为出现年代的关系,事实上它已经属于最进化的真骨下网了之内了,大多数软骨鱼类在分类上较其更为原始,而它之所以古老的原因,是在其身上保存有许多原始鱼类才具有的解刨学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口部的构造了。

金龙鱼

过背金龙鱼

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 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洲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黑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金龙鱼 - 产地种类

龙鱼在亚洲、南美洲、澳洲、非洲都有出产,主要品种包括产于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红龙、橙红龙、白金龙、过背金龙、红尾金龙和青龙等,以及产于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的银龙、黑龙、海象和星点龙等。一般而言,澳洲星点龙又称澳洲星点金龙,体长40至50厘米,对水质的适应性强,易饲养,价格较低廉,但饲养者不

金龙鱼

红尾金龙鱼

多;青龙又称青金龙,体长60厘米,体格强健,对水质要求不严格;银龙体长1米,价格较低廉,容易饲养;黑龙体长约1米,售价较高,不易饲养;金龙又称黄尾金龙,体长约60厘米,观赏性和价格均较高;红尾金龙体长约69厘米,鱼体漂亮,价格高昂,仅10厘米至12厘米长的幼鱼,每尾的售价就在千元以上;而被列为世界甲级保护动物,体长约60厘米的红龙,则是目前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高昂的品种,与我国的大熊猫齐名。据了解,现在在国内一般都流行饲养银龙鱼和金龙鱼,其中,金龙鱼中的红龙和过背金龙属于名贵品种。

金龙鱼 - 形态特征

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对应的相关信息 图腾金龙鱼 第2张

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是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该鱼的鳞片、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血红色之区别。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过背金龙则顾名思义其金色辚片可长过背部覆盖全身,雄俊优美的体态、宽大的鳞片、泛蓝的底色、灿烂的金框显示金甲武士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风,其鳃盖上的抹纯金,透出华丽富贵气象。黑龙鱼和银龙鱼的成鱼外观比较难分辨,银龙有巨大的鳞片,鳞片呈粉红色的半圆形状,鱼体色有金古

金龙鱼

过背金龙鱼

蓝色、蓝色、青色,闪闪发光;黑龙体型和银龙差不多,成鱼稍呈银色,但稍大型时,会趋向黑色带紫色和青色,有金色带。黑龙鳞片色泽稍黑一点,不同的是在幼鱼时期,身上略带黑色,有一条黄色线条从中穿过,成鱼后黑色逐渐消退,鳞片渐呈银色,各鳍灰变成深蓝色,形状和银龙几乎一样。成鱼后整条鱼外观为银色,但体形长大时会趋向黑色带紫和青色,有金带。该鱼在幼鱼期有明显的黑色体纹,胸鳍下挂着卵黄囊所以香港人称之为黑龙吐珠。红龙幼鱼和成鱼稍有不同,幼鱼鳞片细小,呈白色微红,但成鱼不同,其鳃盖边缘有深浓红色,鱼的舌头也出现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鳞片边缘色泽闪光呈黄金色;白金龙鳞片像白金色;青龙的鳞片青色,有部分呈紫色斑块的最名贵,体型比其美国红龙鱼他种类的龙鱼短,侧线特别显露,鳞和鳞片较厚,可用人工繁殖法进行繁殖。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系统的龙鱼有两种:星点斑纹龙鱼和星点龙鱼。它们体型较小,口部尖,体色为黄金色中带银色,鳞片是半月形状,鳃盖有少许金边。青龙在新加坡又叫绿龙鱼(Green Arowana),头型较圆.嘴部较不尖锐. 成熟后的青龙,鳃盖为银亮色,体侧鳞片为透明中带青蓝色泽的斑点,鳞框并不明显且带点淡淡的粉红色,身体后面三鳍为褐中带灰蓝色。第四及第五行鳞片散发优雅淡蓝色光芒.最佳品质青龙于鳞片中心具有淡紫色调。

金龙鱼 - 繁殖

龙鱼可以存活18年左右,它们的生长期和成熟所用的发育期很长,一般雌鱼须6-12年,雄鱼须5-16年才可繁殖。自然界中的龙鱼繁殖时会将鱼卵含在口中孵化,孵化后雄鱼会在仔鱼附近看管,遇到敌害来袭或惊吓时,亲鱼会将仔鱼含在嘴里直至危险过去。这样子会一直维持到仔鱼能自行觅食为止。而并不是所有的龙鱼都能在水族箱里

金龙鱼

红龙

繁殖,象金龙鱼就不行。现在主要在水族箱中繁殖的龙鱼有银龙、红龙、青龙、澳洲龙鱼等几个品种。产卵前,两尾龙鱼就开始停食,雌鱼腹部也开始增大许多,这时的龙鱼有时尾巴和尾巴紧紧粘在一起,要不就躺在对方的背上亲密地靠在一起。有时环境变化,龙鱼受惊,龙鱼甚至会把所有的卵吃掉。 龙鱼在水族箱中产卵与大自然河流中产卵肯定是不同。在水族箱中要保持安静环境,要用照明,大约在8:00~21:00照明。产卵时间,是白天产卵。龙鱼产下的卵为桔色,直径12~15毫米,像一颗弹珠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从鱼身上一粒粒落下。产卵量不多,孵化出来的更少。龙鱼是口孵鱼,雌鱼产完卵,雄鱼立即将一颗颗鱼卵含人口中,1尾雄鱼1次能日含卵40~50粒左右。雌鱼产卵,雄鱼含不了那么多,雌鱼立刻会感觉到,并且开始将这些卵吞人口中,这就是龙鱼孵化出的幼鱼为什么那么少的原因。 雌鱼感觉到雄鱼含不了那么多卵,就会将卵吞入口中,大约可保护鱼卵几小时,然后就会将这些卵吃到肚子里去。雄鱼将鱼卵含在口中后,嘴常常会蠕动,或者摇摇龙头,以便身体平衡。此时雌鱼担任守卫,它会将胸鳍水平张开形成一种独特的防卫姿势。龙鱼是雌鱼产卵,雄鱼孵化,雌鱼保卫。,经过60天左右,幼鱼苗就会开始在雄鱼的口中跑进跑出,约5~6厘米。这种进进出出的动作会从产后60天前后一直持续到90天左右。这种繁殖,龙鱼停食时间太长,消耗体力太大,对龙鱼的伤害很大,个别的龙鱼则无法恢复有夭折现象。目前我国仍靠进口,在南美天然水域,性成熟的大批龙鱼在河底筑巢产卵口孵龙鱼,量很大。

金龙鱼 - 选购

选购高级龙鱼,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市面上价格相当紊乱,尤其以红龙居首;澳洲龙也因业者大量引进,价格差距相当大;红尾金龙由于等级区分的不同,价格亦高低不同,所以选购时应多加注意。一般而言,龙鱼美的标准概述如下:

金龙鱼

银龙的变异品种——雪龙

1、色泽:依据龙鱼的品种来鉴赏其所应具备的颜色。当然,愈亮丽愈好。

2、体型:体型要宽广,要跟全部的鳍、头部、眼睛大小成比例,且头部到背部要有一点点的斜度,整个龙鱼体型要看起来非常的柔顺平滑。各部位的比例要匀称,具有雄伟气势。

3、鳞片: 鳞片要光滑整齐,鳞片与鳞片间要能清楚的分辨,且排序顺畅平滑,不能有忽大忽小的鳞片。色泽要明亮,并且配合品种应有的色泽,不能有其它杂色点的出现。

4、胡须:要长而挺直。龙鱼的触须就像是传说中龙的触须,少了就不够权威,触须必须要等长等宽,并且要笔直的朝上,颜色最好能跟身体的颜色一致。

5、鳍:鱼鳍包括:胸鳍、背鳍、尾鳍、臀鳍。各部位的鳍要大而且张开,梗骨要平顺,不要有歪扭变形现象。各鳍必须完整,不能有破损、卷曲的现象,大小须与体长、体高成比例。在游泳时,要能完全的伸展,且整齐,呈现完美的弧度。

6、鳃:龙鱼的鳃盖就像是脸部,鳃盖必须紧贴头部,鳃盖膜平贴鱼身,看上去和身体一致呈现平滑柔顺,不能有突出或凹陷。 鳃盖呼吸时,闭合的动作不可太明显,且两边呼吸正常,频率缓慢一致。鳃盖要与鱼身弧度相配合,鳃盖边缘软质部要与鱼身平贴,鳃盖并且要具备应有的颜色与亮度。

金龙鱼

过背金龙鱼

7、眼睛:眼睛对龙鱼是相当的重要的一个部位,等于是精神的所在。龙鱼的两眼必须大小一致,不要过大,比例要适中,位置相对称,不会朝上或朝下。 眼球晶体部份,看起来要清澈透亮,不能浑浊。在看东西时要自然且灵活。要明亮有神,没有下视现象。

8、嘴:要密合。龙鱼的嘴要往上翘,并且要紧紧合拢,不能有空隙,上颚下颚要互相对称。下颚不要有突出现象与赘肉(磨擦水箱玻璃而形成的肉块)。

9、牙齿:要整齐细密,不要有缺损变色情形。

10、肛门:要与鱼腹平贴不能凸出。

11、游姿:游动时要缓而大方,回转时要顺畅。龙鱼的泳姿呈现出王者气势的风范,也是最吸引人注意的地方.选购时需注意是否游的顺畅,转弯的时候,是否柔顺平滑。 

金龙鱼 - 饲养环境

1、水质:饲养龙鱼需弱酸性软水。 一般源自江河的自来水的水质为弱酸性,是适合龙鱼的软水。 但是自来水

金龙鱼

金龙鱼幼鱼

中,含有氯或氟,这对龙鱼是有害的,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饲养龙鱼时,必须把水先存贮1~2 天或在日光下晒半天,使得溶解在水内的氯或氟得以自行消失。 也可在水中添加极少量的大苏打以分解氯。 若使用来源于地下的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硬度可能偏高,应加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白开水或蒸馏水,将水的硬度降低。水族箱中养龙鱼较久的老水,由于蒸发作用,一般也会变为硬水,应及时软化。水质软化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把水煮沸,除去杂质,或用离子交换树脂过滤设备过滤。

2、水温:水温最好保持在24℃~26℃,特别是饲养银龙和黑龙,水温需要提高到28℃~30℃,。龙鱼对水温忽然升高或降低非常敏感,易使神经系统休克、吸收中断、导致死亡。在饲养龙鱼时,必须严格控制水温的恒定。尤其是水族箱养龙鱼,换水时新旧水的温差不要超过2℃,而且新水注入时,一定要惯注、散开。当龙鱼经过运输转入新环境养殖时,应等15分钟左右,待运载容器与新的放养环境水温相近时再将鱼放入。

3、氧气: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二种,一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二是直接从空气中溶入。 但水中残饵、 鱼的排泄物和水生植物枯枝败叶的分解作用,也在不断消耗水体的溶解氧。 因此应及时清理饲养池和水族箱的各种污物。 为了保证水池或水族箱中有足够的溶氧,还应配套增氧设备。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同龙鱼放养密度密切相关,龙鱼饲养最佳密度以鱼体长20厘米, 水深度50厘米计算,水面5平方米可养15尾,15平方米则可养30尾,随着水面的扩大,放养密度可适当提高。 金龙鱼

成年红尾金龙鱼

4、光线: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度光线,最好是一天内早晚两次的阳光能照射到饲养水3~4小时为佳。光线过暗,龙鱼行动呆板,食欲不振,色泽暗淡;光线太强,同样会游动不正常,甚至出现气泡病等。

5、水族箱饲养管理:龙鱼鱼体较大,水族箱长度应超过120厘米。同时,应安装紫外线杀菌,预防病害发生。过滤器肯定要,还要有加热棒,和光管。水族箱必须配备空气泵,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又可驱除水中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 为防止龙鱼受惊时跳跃水面,水族箱还必须加盖。水族箱内水质最低限度每三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出水量的1/4至1/3。 若发生鱼鳍脱落可能是换新水过多所至,只要立即暂停换水,即可慢慢复原。

6、饲料: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比如说红龙,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12厘米以下的 金龙鱼

金龙鱼

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厘米的小鱼。此时的龙鱼生长迅速,食量惊人。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各种昆虫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 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惯,需要人工驯饵。

金龙鱼 - 病害防治

金龙鱼

金龙鱼

龙鱼发生疾病的原因有二: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如水质不清洁;换新水过多;投饵不当;操作中造成了外伤。二是调护失宜。如:气候突变;病菌的传染;酸雨引起水质变化等。从外表上观察,健康的龙鱼,背鳍必定直耸,腹鳍晶莹,鳞片闪闪发光,金银色夺目。游泳时鳍尾喜欢柔软屈曲,鳃盖开启有度;患病的鱼,体色暗淡,游泳呆滞,尾鳍斜垂,鳃盖浮涨,眼球下垂,无神。龙鱼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锚虫病。在病鱼体上能找到长约1厘米左右,头部钩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初期鱼显得不安,食欲不振,虫体寄生位置红肿溢血,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致病的原因是长期投放金鱼作活饵, 金鱼将锚虫带入了养龙鱼的水体。其防治措施:改投喂其它肉类动物食饵;用5~ 1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每日一次。

2、水霉病。在病鱼体上有被纤维状的水霉包围, 菌丝附着于皮肤组织中。鱼得病后,游泳不活泼, 食欲减退、逐渐死亡。发病原因, 是受水生霉菌感染的结果。主要防治措施:12%食盐水浸伤口约15分钟;2用10公升水溶解3克硼砂 浸浴鱼体5分钟,然后移入清水疗养;3用 0.5ppm孔雀石绿全池遍洒。 金龙鱼

红龙

3、白点病。主要症状,在病鱼的全身遍布白点, 像撒上白粉般,严重时就 像在鱼身上覆上一层乳白色的膜。发病原因,是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上所致。主要防治措施: 1用0.1~0.2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2用500ppm硫酸铜和 500ppm硫酸镁全池遍洒。

4、蚀鳞症。龙鱼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巨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及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中,良好水质并不会有此病产生。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背金龙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主要防治措施:可利用抗菌药剂抑制菌类感染。 不过治愈后鱼儿缺损的鳞片并无法完好如初,这时唯有运用麻醉手术将缺损的部份拔除使其重长。但是有一点需特别注意,不可一次将全部的蚀鳞拔除,需分多次进行,也就是说每次最多只能拔12片,等完整长出后在考虑施行下一次手术。治疗期间要尽可能地提供鱼儿最佳的营养。

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藉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藉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藉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关于美国红龙鱼和红龙鱼的最好品种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