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鱼生活在哪里(红龙鱼野生)

杨凌观赏鱼批发市场2024-06-08 14:43:024.78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红龙鱼,主要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中,体型和金龙鱼极其相似,其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鳃盖有明显的红斑。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红龙鱼生活在哪里,和红龙鱼野生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红龙鱼出自哪个国家

红龙鱼,主要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中,体型和金龙鱼极其相似,其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主要品种有辣椒红龙鱼、血红龙鱼和橙红龙鱼,等级越高,价格越昂贵。

红龙鱼生活在哪里(红龙鱼野生) 元宝凤凰鱼

红龙鱼的产地习性与养殖

红龙(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英文名:Red Arowana)原产自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根据成鱼体色深浅及鳞框粗细又可细分为三个品种,即:辣椒红龙(粗框鳞片)、血红龙(细框鳞片)和橙红龙(此红龙成鱼鳞片为橙红色,色彩远不及血红或辣椒红的亮丽)。

通常情况下红龙鱼是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也有一些稀世双头龙其价格比红龙昂贵数倍)体型与金龙鱼、红尾金龙相似,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和血红四种,其中以血红色最为漂亮名贵,且数量极少。由于中华龙文化的影响,龙鱼成为吉祥化身,有招运进宝之意,故被雅称为风水鱼。

1、红龙鱼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

2、PH值6.5-7.5之间,DH值3-12。

3、水温28摄氏度都可以。

4、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

1、每周至少换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不要使温度、PH值突然变化,如变化突然会导致红龙鱼的突然死亡。

2、每周测试PH值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含量以遭遇不策,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红龙鱼受惊。

3、饲养红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

4、如果你见到红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

5、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1、红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

2、红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但虾肉喂食红龙对红龙体色有一定帮助,虽然龙鱼对昆虫比较偏爱,但最好少喂食,因为一旦吃上口,很容易引起偏食,只吃昆虫,而对其他食物置之不理,面包虫,大麦虫,切记别喂。

3、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红龙鱼,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喂食小虾时,一定要拔掉虾头那个很尖锐的虾剑,避免刺伤鱼内脏。

4、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马来红龙和印尼红龙的区别

除了产自不同地区,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印尼红龙鱼产自印尼,马来西亚红龙鱼产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红龙产自新加坡。

红龙鱼,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身体呈圆筒形。体长50~100厘米。体色粉红或深红。鳞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红宝石光泽,鳃盖有浓艳的红色。嘴角有一对短须。背部光滑,背鳍后部移到尾柄上方,与臀鳍遥相对应。饲养水温24~28℃,水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喜食小鱼、小虾、贝肉、水蚯蚓、红虫、面包虫等。饲养容易,生长迅速。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龙鱼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属于地球上比较原始的鱼类,素有”活化石“之称。

扩展资料

雌雄分辨

幼鱼阶段雌雄难以分辨。成熟雌鱼腹部微凸,而雄鱼则仍显苗条。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

繁殖发育

口孵方式,需大水体,每对亲鱼每次产卵40~150粒。雄鱼把鱼卵含在口中,一次可含卵30~80粒,直到孵化完成。当幼鱼孵化出后会聚集在雄鱼附近,夜晚雄鱼张口,把全部幼鱼含在口中,来完成这种口孵和保护幼鱼的工作。 繁殖困难,现在印尼等地的专业鱼场对其已成功地进行商业性繁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龙

红龙是什么?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

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形态特征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身体呈圆筒形。体长50~100厘米。体色粉红或深红。鳞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红宝石光泽,鳃盖有浓艳的红色。嘴角有一对短须。背部光滑,背鳍后部移到尾柄上方,与臀鳍遥相对应。

饲养水温24~28℃,水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喜食小鱼、小虾、贝肉、水蚯蚓、红虫、面包虫等。饲养容易,生长迅速。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龙鱼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属于地球上比较原始的鱼类,素有”活化石“之称。

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

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品种

亚洲龙鱼根据产地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金龙、红龙和青龙。其中金龙可再分为两种:生长于印尼苏门答腊的红尾金龙和马来西亚的过背金龙。

同样的,红龙也有“超级红”(辣椒红)、血红和橙红之分。不过,这三种红龙之间的差别会比两种金龙之间的差异来得小,而且所有的红龙都来自印尼的加里曼丹。

至于青龙,由于分布的范围广,每个地方的青龙都稍有不同,但分别不大。还有青龙与黄尾龙,但不多人养。

在2003年,一个研究根据形态学及遗传学把亚洲龙鱼这个物种分为四个独立物种,分别为:

1、 亚洲龙鱼及未加入研究的地方型(如:过背金龙、黄尾龙鱼)Scleropages formosus

2、 亚洲银龙 Scleropages macrocephalus

3、 红尾金龙 Scleropages aureus

4、 超级红龙 Scleropages legendrei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红龙

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藉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藉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藉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海底世界有什么鱼 海底世界有哪些鱼

1、海底世界有七彩神仙鱼、玻璃鲶、非洲王子、红龙、锦鲤等。

2、七彩神仙鱼:体长20厘米,近圆形,侧扁,尾柄极短,背、臀鳍对称。体呈艳蓝色,或深绿色、棕褐色,从鳃盖到尾柄,分布着8条间距相等的棕红色横条纹。

3、玻璃鲶:属鳅科和鲶科。鱼体透明如同玻璃,可以清晰数出体内的骨头数,犹如骨骼标本,故称之为“玻璃鲶鱼”,又名玻璃猫。

4、非洲王子:是一种如同鲈鱼一般的典型的鲈形目的体型的鱼。小型慈鲷,成年个体10~12cm,如同鲈鱼一般的典型的鲈形目的体型,体色橙黄,背鳍近边缘处有一条宽约2mm的黑色条纹非常清晰和显眼。

5、红龙鱼: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6、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关于红龙鱼生活在哪里和红龙鱼野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