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

祥龙鱼场2024-06-09 00:43:015.58 K阅读0评论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和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本文目录一览: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类型1、寄生虫类鱼病水不仅仅是鱼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同时还是微生物和病菌的滋生繁殖场所,若鱼塘的消毒工作和水质处理没有到位,很有可能会出现寄生虫,寄生到鱼类身上就会引发多种病害,最常见的寄生虫有车轮虫、环虫等,这些寄生虫对于鱼类来说都具有严重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导致鱼类的死亡,车轮虫是由于其在水体中运动时呈现出车轮形状而得名,车轮蛀要附着在鱼类皮肤上繁殖,随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和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养鱼有哪些疾病,如何防治与治疗?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类型

1、寄生虫类鱼病

水不仅仅是鱼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同时还是微生物和病菌的滋生繁殖场所。

若鱼塘的消毒工作和水质处理没有到位,很有可能会出现寄生虫,寄生到鱼类身上就会引发多种病害。

最常见的寄生虫有车轮虫、环虫等。

这些寄生虫对于鱼类来说都具有严重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导致鱼类的死亡。

车轮虫是由于其在水体中运动时呈现出车轮形状而得名。

车轮蛀要附着在鱼类皮肤上繁殖,随着车轮虫的生长,渐渐移动到鱼的鳃部。

被寄生的鱼类在发病开始阶段头部会形成白色病变特征。

在水中活动形态也会出现明显变化,病情逐渐加深,头部的白色病变会逐渐由白转黑,病鱼在水中游动状态也会变得更加焦躁。

病情发展到后期, 病鱼身体表面会发黑,游动剧烈 ,速度加快,严重时会导致病鱼死亡。

鉴别车轮虫病害的标准是鱼类的游动状态和体表特征。

因为车轮虫病很有可能导致鱼类死亡,并且其快速繁殖,能够导致大规模传播,因此具有极高的危害性。

环虫和车轮虫类似,也是常附着在鱼类表皮或鳃部进行繁衍,但环虫在侵入鱼类身体后会在感染位置分泌许多粘液;这些粘液若是在鱼鳃中分泌,则会影响鱼类的正常呼吸,导致鱼在水下出现缺氧窒息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环虫病害在幼鱼期较常发生,成鱼对于环虫病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强, 死亡率相比幼鱼更低。

2、细菌类疾病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具有针对细菌的免疫系统,对于细菌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鱼类表皮鳞片外部分泌一层粘液,这些粘液不仅让鱼的身体更滑,从而降低水体摩擦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抵抗细菌的侵入。

所以这层粘液可以视作鱼类的兔疫系统,但还是需要重点注意一些细菌感染导致的鱼病,如烂鳃病、肠炎、赤皮病等。

这3种细菌类疾病的患病位置和发病机理都具有明显差异。

烂鳃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导致鱼类鳃部病变腐烂的一种病害。

鳃是鱼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哺乳动物的呼吸道类似,若是鳃受到细菌感染,那么必然会对鱼的呼吸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鱼因缺氧窒息死亡。

肠炎是鱼消化系统疾病,与人患肠炎类似,会出现明显的腹部膨胀现象,并且食欲衰退甚至不能进食;最后导致死亡。

赤皮病是由荧光极毛杆菌所引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类病原体具有繁殖快、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征;若未能及时防控或治理,很有可能会波及整个鱼塘,出现鱼类大范围死亡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患赤皮病的鱼周身鳞片相继脱落,露出红色且附有多处出血点的皮肤[1]。

02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1、鱼病的针对性治理

(1)鱼类车轮虫病

鱼类车轮虫病的防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通过KMnO4进行药浴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 并加入1g左右敌百虫,药浴后可以在1d之内杀死车轮虫。

(2)指环虫病的防治

对于指环虫病来说,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每米水用90%晶体敌百虫200 ~ 300/亩的规格进行泼酒,在泼酒过程中需要保证泼酒的均匀性;池塘全面泼洒甲苯咪唑,具体使用剂量详见说明书,但部分鱼类,如日本鳗,需要谨慎使用。

(3)鱼类烂鳃病

在饲料中进行药物拌和投喂治疗,大约100kg鱼饲料拌药氟哌酸20g、土霉素3g ,持续投喂7d时间,再利用碘类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可以有效灭活病原体。

此外,细菌在6%食盐水中便难以存活,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加入食盐来控制病原体;在鱼塘中进行均匀喷酒,从而起到烂鳃病的防治效果。

(4)肠炎病的防治

鱼类肠炎病的防治需要在日常的饲料投喂上着手,提高投喂管理,而治疗用药也需要在饲料中进行拌和投喂。投喂新鲜的配合饲料, 投喂时最好达到80%饱度, 在投喂过程中需要做到定时定量;在肠炎病的流行季节需要在饲料中拌和大蒜素,以20d为1周期的形式投喂,每周期投喂3d。

使用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药物对池塘进行消毒, 并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使用大蒜素这类药物拌和饲料投喂,连续投喂3 ~ 5d。

(5)赤皮病的防治

对于鱼类赤皮病的防治来说,需要在养殖期间做好以下几点在鱼苗放养、成鱼捕捞、养殖过塘等方面需要小心操作。

避免对鱼造成伤害轮捕轮放捕鱼需要控制在3次之内, 在捕捞完毕后需要对鱼塘进行消毒处理:

每米水深利用生石灰以10~ 15kg/亩的用量进行泼酒:使用强氯精以及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消毒。

同时可以利用磺胺甲氧嘧啶150 ~ 200mg/kg的用量与饲料拌和投喂,每日投喂1次 ,连续投喂3 ~ 5次即可[2].

2、提高养殖技术

(1)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

水质环境直接决定了鱼类生长的环境质量,同时降低病原体和寄生虫的出现,抑制其生长繁衍。

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水质管理工作 ,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原生物的出现,提高水体整体质量,为类提供更加干净且适宜生存的环境。

养殖人员需要按时进行清水注入,从而减少水塘中有害物的留存。

若处于高温季节,养殖人员还可以适当加入水质改良剂,在提高水塘水体质量同时提升溶解氧的含量。

同时还需要提高检疫力度, 对鱼种传染病源生物进行重点检疫。

定期对水塘进行消毒处理, 还需要对饲料和其它养殖工具进行消毒,为鱼类创设更加安全的生存空间。

(2)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对于鱼类常见病害来说,提高鱼类自身的抗病能力其实是成效最为明显的办法。

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情况,如鱼类品种、常见病害类型以及环境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从而有效规避病害的发生。

需要结合鱼类的养殖条件和技术条件等进行分析,在鱼类的放养规划上实施调控;根据鱼类的生长状况与水体条件规划合理的饲料投喂方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起到改善水环境的效果 [3]。

(3)提高养殖巡塘力度

在水产养殖期间,需要每日进行3次巡塘, 要是观察水体质量,如颜色、透明度等,以及鱼类的摄食状况,并结合鱼的体表特征和行动特征分析有无发病情况。

同时观察池塘有没有出现浮头现象,特别是早晨 ,早晨的水塘常常会泛池,所以需要格外注意。

若鱼出现不按时吃食,或吃食摄入量过少等问题,并在行为上出现异常:

如暴躁不安、水面徘徊等,则需要立刻将可疑病鱼进行捕捞并进行检查,若发现病害,及时解决。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水产养殖期间鱼的动向与养殖状态进行记录,为之后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 古典过背金龙鱼

水产养殖疾病有哪些?

引起水产养殖疾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理化因素: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化学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人为因素包括:放养密度不恰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内在因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都能影响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

水产养殖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最为典型,覆盖面广;另外,寄生虫病(主要种类为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鰠等)危害也日趋严重。损失最为严重的草鱼,以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4种疾病造成的病害损失最大。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和鲷鱼,病害主要为孤菌病、纤毛虫病等。

芒种时节,水产养殖需要关注的疾病有哪些?

一、鱼类疾病

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它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草鱼出现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处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或块状出血,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局部点状出血。

鲤疱疹病毒病:是鲤疱疹病毒II型感染引起的一种宿主特异性病毒病,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鲤鲫杂交变种,发病水温为22-28℃,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呈典型的暴发病特征。患病鱼体色发黑,体表以广泛性充血或出血为主要症状,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由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感染养殖鲫鱼而引起、以广泛性体表和内脏器官出血、充血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水温广泛,在15~30℃均可发病,25~28℃为疾病流行高峰

细菌性败血症: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在9℃~36℃水温区间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一旦该病暴发流行,3~5天内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因素有哪些?水产养殖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1)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因素

①外界因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环境和人为三大因素。

a.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

b.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底质和淤泥、光照、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

c.人为因素。养殖设施设计不科学、操作不细致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恰当、混养比例不恰当、放养患病养殖动物、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或投喂不当、饲养管理不当等。

②内在因素。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下降,是引发疾病的内在原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养殖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都能影响养殖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天然免疫力的消退和获得性免疫力的减弱均能引起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下降,引发养殖动物患病。

(2)水产养殖的常见疾病

水产养殖病害种类比较多,依病原体和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分为以下几类:

①病毒病。如对虾白斑病、病毒性出血病等。

②细菌病。如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腐皮病、弧菌病、爱德华氏病等。

③真菌病。如水霉病、鳃霉病等。

④藻类引起的疾病。如卵甲藻病、小三毛金藻病、微囊藻水体中毒等。

⑤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如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纤毛虫病等。

⑥蠕虫引起的疾病。如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复口吸虫病、线虫病等。

⑦甲壳动物引起的疾病。如中华蚤病、锚头蚤病、鱼虱病等。

⑧孢子虫引起的疾病。如黏孢子虫病、尾孢子虫病等。

⑨不良环境引起的疾病。如气泡病、泛池、氨中毒症、亚硝酸盐中毒症、冻伤病、应激反应等。

⑩饲料不足或营养不适宜引起的疾病。如跑马病、弯体病、瘦背病、氨基酸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代谢不良症等。

?敌害生物。如青泥苔、水网藻、剑水蚤等大型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凶猛性鱼类、蛙类、水蛇等。

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水产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