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鱼的名)

广州观赏鱼批发市场2024-06-16 14:46:026.25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鱼的名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有 海龟: 黄唇鱼 别名金钱 ,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拉丁学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胸鳍基部腋下有一个黑斑,背鳍鳍棘和鳍条部边缘黑色,尾鳍灰黑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鱼的名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鱼的名) 观赏鱼市场(混养鱼)

  

本文目录一览:

  

海洋里有什么二级保护动物?

  有 海龟: 黄唇鱼 别名金钱 ,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拉丁学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胸鳍基部腋下有一个黑斑,背鳍鳍棘和鳍条部边缘黑色,尾鳍灰黑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已虾类为食。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其鳔的形态已特化,鳔端向两侧作长管状延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类型,在系统发育上成为石首科一个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经济价值。 文昌鱼 属于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拉丁学名,英文名 Japanese Lancelt Japanese slugfish 体长42~47毫米,最长61毫米。全身白色半透明,光滑无鳞。身体侧扁,两端较尖,有2个腹褶。无头颅,无脊柱。脊索延续,伸达体的前端,所以称头索类。脑不明显分化。心脏为能跳动的腹血管,故又称狭心类。鳃孔很多,开口于特殊的围鳃腔。 底栖3~4年生的小型头索动物,多栖息于水质澄清、流缓而畅通、水温和盐度较稳定、含氧量较高、并有一定淡水注入、以贝砂混合疏松底质的浅海区。营滤食性摄食方式,以硅藻和其它小型浮游生物为食。雌雄异体,出生后第二年部分个体性成熟,第三年全部成熟。产卵高峰为5月。 分布于福建、山东、河北、广东,以厦门为中心的福建海区是其主要栖居区。属无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过渡种,具极高科研价值。 花鳗鲡 花鳗鲡属鱼纲、鳗鲡目、鳗鲡科。又名“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拉丁学名为Anguilla marmorata。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区以及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其生存环境的恶化,花鳗鲡在中国境内已经十分罕见,仅见于南部海南省的附近海域。 花鳗鲡一般体长70~80厘米,体重约5公斤左右。体前部粗圆呈筒状,尾部渐变为侧扁。头部呈圆锥形。吻部扁平,眼较小,口角略过眼后缘。下颌部前端突出,中央无齿,上下颌前端尖齿呈丛状。唇部肥厚,鳃孔较小。体鳞小,隐藏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肛门位于臀鳍之前。胸鳍呈圆形,无腹鳍。体背为淡灰黄色,并密布有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腹侧为白色或淡蓝灰色。 花鳗鲡通常栖息于热带及暖温带地区的河口、江河、湖塘、河溪及沼泽地带,喜在夜间活动。主要以鱼、虾、蟹、蛙、蛇、鸟和小型兽类等动物为食,也吃落入水中大型动物的尸体。生殖后亲鱼即死亡,卵则在海流中孵化。 克氏海马鱼 别名大海马、葛氏海马、琉球海马、海马,属于鲈形目海龙鱼科,拉丁学名Hippocampus kelloggi,英文名 Sea horse 体侧扁,腹部凸出,尾端卷曲。头呈马头状、弯曲,与躯干部成直角。头上棱嵴及腹部棱嵴较发达,身体其它部位棱棘均短钝,呈瘤状突起。吻细长,管状。体鳞已变成骨环。胸鳍短宽,侧位,呈扇形。无腹鳍和尾鳍。雄鱼尾部腹面具育儿囊。体侧具不规侧白色线状斑点或斑纹。 为近海暖水性鱼类。栖息于水质清澄、多藻类的海区。游泳缓慢,有时平游,有时垂直游,常将卷曲的尾部缠绕海藻等体上。以端足类、挠足类、糠虾类等甲壳类为食。其繁殖方式十分独特:雌鱼将卵排入雄海马的育儿囊中,并完成受精。卵子受精后在育儿囊中经8~10天孵出幼鱼。 分布于北起渐江省披山,南至海南省三亚的东海、南海海域。有药用价值。 松江鲈鱼 别名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属于鲈形目杜父鱼科,拉丁学名Trachidermus fasciatu,英文名Roughskin soulpin 身体前部平扁,向后渐变为侧扁。口大,端位,前颌骨能伸缩。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侧具4条暗褐色带,吻侧和眼下各具条暗带。第一背鳍前部和尾鳍基各部具1个暗斑。头部背面,体上侧以及各鳍均具黑色细斑。胸鳍大,圆形。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在繁殖季节,成鱼头侧鳃盖膜上各有2条桔红色斜带,似4片鳃叶外露,由此得名“四鳃鲈”。 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捕食浮游动物、鱼、虾等。在淡水水域生长,幼鱼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溯河,以5月为最盛。成鱼11月至翌年2月降海。2月中旬至3月中旬繁殖。繁殖后雌鱼离去,雄鱼留在巢内护卵。初孵仔鱼全长5.3~6.3毫米,1龄即达性成熟。 分布于渤海到东海沿岸,亦进入内陆水域。长江三角洲是主要分布区,史书记载以松江秀下桥所产最负盛名,所以得名“松江鲈”。肉质细嫩、鲜美,中国历史上赞誉松江鲈的史籍、诗文、词赋很多,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在松江品尝后赞不绝口,誉之为“江南第一名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唐鱼 别名红尾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Tanichthys albonubes,英文名 Tans aquarium minnow。 小型淡水鱼,成年雄鱼最大体长约25毫米,雌鱼仅约30毫米。体细长,侧扁。口很斜,上颌较下颌略长。体侧自眼上部到尾柄后端有一银白色或金黄色纵带状纹,带纹上下缘有数条细纵纹,雄鱼细纹纵为蓝色,雌鱼为棕褐色,尾柄后端为一红黑色大圆斑。体背雄鱼淡蓝褐色,雌鱼褐色。腹部银白色微蓝。 喜生活于水质清澈的山溪中。习性较胆大,食性杂,易饲养。产卵期约为春季到秋季。每次产卵很少,卵无粘性,为沉性卵,产卵后约2天仔鱼即孵出。 发现于广州白云山;现已知的分布有广东北江流域的清远县、东江的宝安县龙岗以及香港新界等,为中国岭南地区特产鱼种。体色鲜艳,具观赏价值。 胭脂鱼 胭脂鱼属鱼纲、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拉丁学名为Myxocyprinus asiaticus。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以及东南部的福建省。 胭脂鱼体长5~10厘米,体重3.5公斤左右。体形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吻部钝圆,口较小,呈马蹄形。唇部肥厚,有许多细小的乳突,向外呈吸盘状。咽齿侧扁,未端呈钩状。背鳍很高,呈叉形。全身为淡红色,从吻端到尾鳍基部有一条猩红色的宽条纹。体鳞中等大小,侧线完全。背鳍没有硬刺,前部有数条鳍条延长,外缘凹陷。臀鳍较短,尾鳍呈叉状

观赏鱼市场(混养鱼)


,肛门紧靠尾鳍。 胭脂鱼通常栖息于江河水域的中下层。主要以底栖无脊推动物、昆虫幼虫、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以及藻类等植物碎片为食。每年3~4月进入繁殖期,雌鱼的怀卵量约10~20万粒。水温在16~18℃时,约7~8天便可孵出幼体。 大头鲤 大头鲤属鱼纲、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为Cyprinus pellegrin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 云南省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鲤”。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口部无须,仅少数个体有细须一对。大头鲤通常栖息于湖泊内的敞水区,喜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主要以各种浮游动物为食。每年5~6月进入繁殖期,卵分批产出,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大头鲤肉质细嫩,骨软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亟待保护。 金线鲃 金线 属鱼纲、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为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云南省境内。 金线 体形较小,长而侧扁,体重约0.1~0.25公斤。头部细长,头后背部具有显著隆起。吻部较尖,两侧有短须。颌须可延伸至眼后缘的下方。体鳞细小,侧线鳞稍大于体鳞。背鳍刺较细,后部锯齿状部位细弱。 金线 通常栖息于湖泊水体的下层,喜分散活动。主要以小虾和各种浮游动物为食。 大理裂腹鱼 又名大理弓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Schizothorax taliensis 体长180~285毫米。头小,嘴略尖。身体侧扁或略侧扁,背缘隆起,腹部滚圆。背部及侧部被细鳞,胸部及前腹面裸露无鳞。全身银白闪亮,背部泛青光。 在静水中觅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产卵时要求流水环境。 川陕哲罗鲑 川陕哲罗鲑属于鱼纲、鲑形目、鲑科。拉丁学名为Hucho bleeker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陕西以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等省区。 川陕哲罗鲑体形修长,最大者体长可达2米左右。口腔内上、下颌均排列有尖锐的利齿,背部生有肉鳍。 川陕哲罗鲑是一种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质清澈,水温较低的水域中。主要以各种鱼类和水中其它动物的腐肉为食。 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又名“细鳞鱼”、“细鳞鲑”,拉丁学名为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在中国的分布区起自东北部的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流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流域。 秦岭细鳞鲑是一种珍稀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目前的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亟待保护。 虎斑宝贝 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宝贝科,拉丁学名Cypraes tigris 。 壳较大,呈卵圆形,背部膨圆,两端微凸,前端较尖瘦,顶部向内凹陷。壳表光滑,有瓷质光泽,淡黄色或白色,布有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似虎皮的斑纹,故得名。螺旋部被琅质所覆盖,背线明显。壳口窄长。外唇齿约20~30枚,内唇齿约22~26枚。壳内面白色。 生活在潮下带岩礁海底或珊瑚礁海底。为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广分布种。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和西沙群岛。壳可供观赏 冠螺 别名唐冠螺,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冠螺科,拉丁学名Cassis cornuta。 大型海螺。壳大而厚重,长和高都可以达到30厘米,灰白色到金黄色,具金属光泽,形状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7个角状突起。内、外唇扩张,呈桔黄色的盾面。外唇内缘有5~7个齿。 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和西沙群岛。多生活在水深1~20米的沙质海底。肉可食用,壳供观赏,还可作为雕刻工艺材料。 大珠母贝 别名白螺珍珠贝,白碟贝,属于瓣鳃纲异常柱目珍珠贝科,拉丁学名Pinctada maxima。 形状像碟,个体大,一般体长25~28厘米左右,大者体长32厘米;体重3~4千克,大者达10千克。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贝。 属热带、带海洋的双壳贝类,在中国是南海特有珍珠贝种。其珍珠蕴藏量约占全海南省各类珍珠贝总蕴藏量的90%,所产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是名贵装饰品和药材,在国际珍珠市场上很为热门,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有哪些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鱼类有 12种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它们分别是文昌鱼、黄唇鱼、秦岭细鳞鲑、花鳗鲡、大头鲤、金丝鱼、川陕哲罗鱼、胭脂鱼、大理裂腹鱼、松江鲈鱼、金钱鲃、克氏海马鱼。

  

我国鱼类有多少种?

  我国的鱼类有3000多种。

  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鲤形目鱼类有632种,鲶形目鱼类共84种,鲈形目鱼类有56种,鲑形目鱼类共22种,鲟形目则只有7种。大部分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特别薄,由多层细胞组成。

  绝大部分鱼类的皮肤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但是表皮非常的薄,主要由无数层上皮细胞和生发层组成;表皮的下面是真皮层,真皮层除了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皮肤感受器和结缔组织外,还有色素细胞、光彩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

  

  

钓鱼人注意!柳江钓起这三种鱼要放生,否则要被请进去“喝茶”

   柳江又称柳江河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尧梭乡里腊村九十九个潭。柳江河是属于珠江流域,是西江水系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的第二大支流,是黔、桂水上交通要道。

   柳江干流分为三段,上游在贵州境内称为柳江,中下游在广西境内则称柳江河。柳江干流全长约773公里,流域面积约5.7173万平方公里。

   柳江的上游沿岸地势陡峭,河流多为浅滩但水流川急,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柳江两岸的风景优美,且水质清澈见底,江里栖息了大量的鱼虾和水生动物。

   所以,无论是上游的贵州,还是下游的广西,柳江的岸边都吸引着无数钓鱼爱好者,前来江边垂钓游玩,但限于“一竿、一线、一钩”的垂钓政策。

   由于柳江内栖息有保护鱼种,所以最近有渔政部门担心,被钓鱼人钓起后因不认识而误伤。因此,特意提醒柳江沿岸的钓鱼人,钓到这三种鱼一定要放生,否则将被请进去“喝茶”。那么,柳江又有哪些鱼种可以垂钓呢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

   1)、乌原鲤。 乌原鲤又称乌鲤、墨鲤、乌鲫、乌钩、黑鲤等,主要分布于西江、柳江等水系干流和支流里, 属于二级保护鱼种 。

   乌原鲤是属于中下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深水区和岩石、砾石较多的水体中。 由于乌原鲤的外形与鲤鱼几乎相同,所以在垂钓时很容易被误认为鲤鱼。

   2)、芝麻剑。 芝麻剑,学名斑鱯,因身体表面长有芝麻状的斑点,以及背鳍的长刺像一把利剑,因此而得名。

   芝麻剑是广西特产,主要分布珠江流域的各大水系,其中以柳江最多。芝麻剑虽然可以人工养殖,但至今却不能人工繁殖,所以被 列入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3)、花鳗鲡。 花鳗鲡,又称大鳗、鲈鳗、花鳗、雪鳗、鳝王、芦鳗、溪鳗、溪滑和乌耳鳗等,是一种江河洄游型鱼类。花鳗鲡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岛以及长江。

   花鳗鲡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水库、溪流、沼泽和较大的池塘里,但由于污染和过度的捕捞,导致野生的花鳗鲡越来越少。因此,花鳗鲡也被列入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1)、青鱼。 青鱼,也叫青混、黑混等,是“四大家鱼”当中生长最快、体型最大的鱼种。青鱼是低息鱼类,喜欢栖息在江河的水底,且很少露出水面。柳江虽然有青鱼,但非常不好钓,所以要想钓青鱼,主要看运气。

   2)、草鱼。 草鱼,又叫草鲩、草包、混子等,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不过,草鱼虽然吃草,但实际上它的食性很杂,爱吃素食的同时,又爱吃水蚯蚓和各种水生昆虫等,是柳江长的钓鱼种之一。

   3)、鲢鳙。 鲢鳙是鲢鱼和鳙鱼(俗称胖头鱼)的简称,鲢鳙是中上层水域,所以钓鲢鳙通常都是要钓浮,但在实际垂钓过程中,钓鲢鳙却是个体力活。因为要不停地抽竿抛饵。

   4)、鲫鱼。 鲫鱼是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我国分布非常广,除了西部高原地区没有,广泛分布在各大水系。在柳江,鲫鱼是来这垂钓的钓鱼人,最受欢迎的鱼种之一。因为数量多,所以好钓,且味道鲜美。

   5)、鲤鱼。 鲤鱼,也叫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野生的鲤鱼钓起来手感很棒,不过在柳江岸边的钓鱼人,钓到鲤鱼后大家通常都放生了,因为鲤鱼钓着过瘾但不好吃。

   6)、翘嘴。 翘嘴,学名翘嘴红鲌,又叫翘嘴巴、白鱼、撅嘴鲢子等,是柳江常见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主要是捕食鱼虾为食。水库里的翘嘴好钓,但因走水等原因,所以柳江的翘嘴不太好钓。

   据渔业科研调查研究,栖息在柳江的野生鱼类和水生动物,约有180多个品种,除了上述可钓鱼种之外,还有鲶鱼、罗非鱼、昂刺、白条鱼等。

   可垂钓鱼种虽然多,但柳江毕竟栖息了不少保护鱼种,所以在垂钓时会存在一些风险。如果一不小心,将保护鱼种钓起后,带回家做成下酒菜那麻烦就大了,尤其是乌原鲤这种鱼。

   由于乌原鲤和鲤鱼长得像,所以钓鱼人认错的危险系数最高,弄不好就被拘留罚款,或者关个三五年的。因此,杀手建议各位钓友,在垂钓之前要先学会认鱼,这样才能避免被罚。#钓鱼# #柳江# #保护动物#

   野生淡水鱼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你认识几种?

  关于国家二级保护鲤鱼鱼类名单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鱼的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