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黑鳍鱼图片)

北京鱼缸批发市场2024-05-23 22:30:016.38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鳍鱼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在现实生活中,鱼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吃的鱼一般都是淡水鱼,因为生活在淡水的鱼会更加的适合我们食用,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1 1、鲤鱼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鲤鱼是初级淡水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2、草鱼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鳍鱼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在现实生活中,鱼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吃的鱼一般都是淡水鱼,因为生活在淡水的鱼会更加的适合我们食用,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1

1、鲤鱼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鲤鱼是初级淡水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2、草鱼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草鱼是很多地区都养殖的鱼,也是农村河里经常看到的一种鱼,更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鱼。

3、鲢鱼:鲢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很多地区人工养殖的品种,更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4、鲫鱼:鲫鱼是最容易钓到鱼,且价格卖得也较便宜,也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鱼之一。

5、鲶鱼:鲶鱼在农村很常见,特别是在脏水中最常见,鲶鱼个头比较大,其味道很好,营养丰富,在农村也有很多人养殖。

6、餐条鱼:餐条鱼也叫白条,经常可以在河边钓到这种鱼,在农村很是常见。

7、翘嘴鱼:翘嘴鱼学名叫做“翘嘴红鲌”,因其嘴部十分有特点,故而在民间也有着许多有意思的称呼,比如翘鲌子、鲌刺鱼、白鱼、撅嘴鲢子、撅嘴巴、翘嘴白、翘嘴巴等。

河流常见鱼类2

1、鳑鲏鱼

洛阳本地被称为小河鲳,洛阳常见有2、3种,在鱼鳍颜色和体型上略有差别。

鳑鲏身体侧扁,侧面看接近圆形,小型淡水鱼类,通常成群游动,个头一般不超过10厘米。这种鱼在春天繁殖季节会变成彩色,非常漂亮。雄鱼额头上出现凸起的珠星点,雌鱼伸出长产卵管。繁殖的时候,母鱼会将鱼卵产到河蚌外套腔里,小鱼在河蚌体内孵化后,才游出来。

2、中国斗鱼

现在花鸟市场上常见有泰国斗鱼,其实中国也有斗鱼。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略微大一些,体长5-10厘米。主要分为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越南黑叉尾斗鱼四种,其中圆尾和叉尾最常见。

圆尾斗鱼在北方广泛分布,不过现在野生的斗鱼不好找了,有人说龙门那里的伊河可能有斗鱼。

前几年,涧西一位养原生鱼的朋友给了一些圆尾和叉尾斗鱼鱼苗,我和伙计两人各养一种。我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养,长得很快,但是成年后,斗鱼相互斗而死亡,最后只剩了一条。伙计养在一个大鱼缸里,缸里有水草,背景颜色暗,斗鱼长大后都活了。

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更凶,如果专门养斗鱼观赏的话,需要把鱼缸分成多个格子,每个格子只养一尾斗鱼。

3、棒花鱼

洛阳俗称为趴地虎鱼,这种鱼突出特点是嘴向下歪着,通常是贴着水底游动和觅食。这种鱼个头也只有几厘米长,食性很杂,啥都吃。

由于游动速度慢,在有别的小鱼抢钩吃食的时候,趴地虎鱼一般抢不到。只有别的小鱼少了,它才有机会咬钩。

4、鰕虎鱼

个头不大,一般5厘米长,长得虎头虎脑,样子非常可爱。鰕虎鱼也是底栖鱼,一对胸鳍呈现半圆状,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形,像吸盘一样可以吸附在石头上。

别看长得可爱,鰕虎鱼喜欢食肉,用蚯蚓最好钓,咬住饵以后就不放松。

鰕虎鱼养在鱼缸里很漂亮,可以吸附在缸壁上。

5、麦穗鱼

这种鱼体型细长,体型像一个麦穗大小,因而得名。

麦穗鱼从水上层到底层都有,个头小嘴小,见到鱼饵就疯狂咬钩。抢吃鱼食,又很难钓住,让钓鱼人非常头疼。

想要钓麦穗鱼,只能选用无倒刺的最小袖钩。

6、银鮈鱼

也是一种长不大的鱼,,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不过,银鮈鱼和麦穗鱼相比,头部大一些,嘴大一些,体型也比较肥。嘴大一些就相对好钓。

7、黑鳍鳈鱼

体背上有间隔的竖道黑色纹路,到繁殖季节会发色。雄鱼身体上呈现黑纹和黄色间隔,胸鳍、尾鳍呈黄色,十分漂亮。雌鱼色彩没有雄鱼那么鲜艳。

这种小鱼很少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只见过几次。

8、白条鱼

洛阳河流里非常常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都能见到。身体呈细长流线型,游动非常快,经常成群贴着水面来回游弋。

白条也是小型鱼,一般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下,较小的白条抢食,让钓鱼人不胜其烦。不过个头大的白条多了,专门钓白条也不错,这种鱼味道很鲜美。

白条鱼作为观赏鱼,成群来回游动,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9、马口鱼

也是一种游动很快的小鱼,嘴大、性情凶猛,嘴的形状像马戴嚼子的样子,因而得名。在繁殖季节时,马口鱼身上会发色,额头上也会出现鱼星,非常漂亮。

马口鱼通常在一两以下,长到三、四两的都很罕见。这种鱼是北方路亚的最常见的鱼种,路亚上的马口鱼通常比较大。在伊河的一些浅滩激流处,适合路亚马口鱼。去年在伊河橡皮坝下的落水池里,曾经手竿钓过不少马口。

马口鱼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10、宽鳍鱲

和马口鱼习性相近,不过口小,也没有马口鱼那种嘴型。宽鳍鱲比马口小一些,1两到2两重的很罕见。

宽鳍鱲对水质要求很高,伊河里常见一些,洛河里很少见到。

宽鳍鱲常作为观赏鱼,鱼缸里养一群,配上水中植物衬托。如果养得好,到繁殖季节色彩非常漂亮。

11、柳根鱼

这种鱼在洛河、伊河市区段看不到,洛阳南部山区的溪流里非常多。柳根鱼是一种冷水鱼,适宜温度10~25℃,适合在山里小河里生活。这种鱼通常不大,1、2两的鱼已经很大了。

夏季时候,洛阳山里景区水里这种鱼非常多,色彩鲜艳,脊柱上像是有一条金线,若隐若现。

12、泥鳅

在水底淤泥中生活,个头10厘米多些,身体柔软,可以扭来扭去。嘴不大,嘴上还有胡须,喜昼伏夜出。

泥鳅嘴小不好钓,有时候用虾篓子可以网到。在鱼缸里养上一条,也很有意思。

在下雨前水中缺氧时,泥鳅喜欢跳出水面。我养的一条就是这么跳出水面,当时没被发现,掉在地板上干涸死了。

13、中华刺鳅

体形像黄鳝一样细长,呈圆柱状,头小嘴小。这种长相奇怪的鱼很凶猛,食肉,捕食小虾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嘴巴有毒,咬人后伤口愈合很慢。背上的鱼鳍很锋利,很容易划开皮肤。

以前在龙门水域用虾篓子网住过两条,带回家不敢放到鱼缸里,怕它咬其他鱼。

14、黄颡鱼

洛阳叫黄格亚鱼,很常见。这种鱼身体滑软,游动缓慢,通常在水底栖息,习性昼伏夜出。黄格亚鱼嘴很大,很贪吃,见到食物一口吞到嘴里。

如果钓到黄格亚鱼,鱼钩通常会被吞到肚子里。摘钩子时要小心,它的背鳍和两个胸鳍上有毒液,被扎一下会很痛。

曾经把钓到的黄格亚鱼放到鱼缸里,把我的几条小鱼、还有草虾都给吃了。以后鱼缸里,再不敢放黄格亚鱼与其他鱼混养。

河流常见鱼类3

第一种:大肚鱼

对于俗称“大肚鱼”的鱼类,估计很多人都认识,甚至还厌烦它。这种鱼虽然名字很霸气,却是一种非常小型的鱼类。

大肚鱼在有些地方也叫它柳条鱼,大肚子鱼,山坑鱼等,它的学名叫食蚊鱼。别看这种鱼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无论是水塘、河流,还是小溪里面,都有它的身影。

并且它还很贪吃,让许多的钓鱼人烦恼不已。

可是大肚鱼却是一种入侵物种,它是原产自美国的一种温暖性的小型鱼类,当初引进它就是因为大肚鱼爱吃蚊子的幼虫,平均一条大肚鱼每天要吞食约2000余只蚊子的幼虫。

这种鱼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适应能力很强,再加上强大的繁殖能力,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得以快速繁殖。

目前在长江以南的各省份基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呈现泛滥的'趋势。

第二种:麦鲮

北方的朋友们对于这种鱼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很多的水域都有出现了,不光是有养殖的,而且在野外也有不少分布。

麦鲮的学名叫麦瑞加拉鲮,这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引进国内。

在南方很多的钓友,常在野外钓到一种酷似草鱼的野生鱼,而它多数就是麦鲮,不少钓友不认识它,叫它野草鱼,并且还把它当成是一种“土著鱼”。

就像草鱼在我国是四大家鱼一样,而麦鲮在它的故乡——印度和孟加拉国也一样是被广泛养殖的鱼类,另外在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挝和尼巴尔等国家,这种鱼都有养殖。

其实麦鲮和草鱼的分辨只要掌握了方法还是很容易的,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眼睛,因为麦鲮鱼的眼角是红色的。

第三种:罗非鱼

这应该算得上是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的一种外来鱼类了,它不仅在国内被广泛养殖,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罗非鱼是一种原产自非洲的热带鱼类,因为它长得很像我国的鲫鱼,再加上野生的罗非鱼也有不少,特别是在两广的一些河流、湖泊里面,这种鱼更是快要泛滥了。

好些不太了解罗非鱼的人,就常认为它是土著鱼类。

罗非鱼在我国虽然养殖的比较多,但是却并不怎么受待见。而这些养殖的罗非鱼,大部分都是加工成鱼片、鱼排等产品出口到国外了。

因为罗非鱼的鱼肉鲜美,鱼刺少,蛋白质含量高,并且还富含了人体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

在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就很受欢迎,它还有着“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的美称。

再加上它养殖成本低,产量高,近年已成为两广地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可是在当地它甚至被钓鱼人称之为“垃圾鱼”,就是因为这种鱼常在臭水沟也能生存,一些人认为这种鱼很脏。

第四种:埃及胡子鲶

看图片是不是以为这是鲶鱼呢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很多人都会把这种鱼当成是鲶鱼,即便是一些经常钓鱼的人也不例外。

其实这种鱼是来自肥皂尼罗河水系的埃及胡子鲶,在民间也叫它革胡子鲶,埃及塘鲺等。

如今这种鱼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并且在市场上也常见,因为养殖它的人不少。但是它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1981年才从埃及引进养殖,后来在两广地区推广养殖。

和我国本土的鲶鱼相比,埃及胡子鲶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的特点,即便是在臭水沟里面也能存活。

其实这种鱼和我国的鲶鱼相比,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其中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埃及胡子鲶的生长快,个头大,而且体色发黑,尤其是它嘴巴附近有8根胡须。

近些年有些不良商贩,确实会把半大的埃及胡子鲶冒充土著的鲶鱼来卖高价,不懂得区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第五种:笋壳鱼

最后这种笋壳鱼,估计很多资深的钓鱼都会以为它是本土的鱼类。只因这种鱼长得和我国的一些鱼类太像了。

笋壳鱼的学名叫尖塘鳢,是尖塘鳢属鱼类,它是虾虎鱼家族中的一员。

这鱼原产自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之所以有笋壳鱼这鱼奇怪的名称,是因为这种鱼长得非常有意思,它的头部较大尾巴较小,身体又是圆柱形,看起来很像是竹笋壳,就连它身上的斑纹也很像竹笋壳,所以就得名。

笋壳鱼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当时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区当成特色鱼类养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样鱼是默默无闻的,并且它没有像福寿螺、清道夫、小龙虾等入侵物种那样造成大的危害,所以很少人知道这种鱼。

再加上它很像我国的土著鱼,所以很多人就先入为主地把笋壳鱼当成了我国的原生鱼类。不过因为笋壳鱼太过于鲜美,受到了不少吃货朋友的青睐,现在野生的笋壳鱼数量并不多。

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黑鳍鱼图片) 观赏鱼

小鱼的种类有哪些

小鱼的种类有哪些

小鱼的种类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藏食用的鱼类都是草鱼鲫鱼等较大的鱼类,那么一些小鱼的种类大家肯定不太了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些关于小鱼的种类有哪些吧。

小鱼的种类有哪些1

一、白条

白条是低海拔地区常见的鱼类,比较喜欢群居,通常在溪流、湖泊的上层活动,以藻类为食,也能吃甲壳类和水生昆虫。它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也很不错,可以忍受污浊的水体。这种鱼由于分布广泛,所以也是钓鱼爱好者最容易钓到的鱼类之一。

二、鲫鱼

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类,生活在水底,水温较高的时候会到中上层活动觅食。它通常吃植物性饲料,在深水或浅水中都能生存,而且也比较耐碱。它不止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常见的金鱼就是由这种鱼演变而来的。

三、鳑鲏

鳑鲏的种类有很多,分布也十分广泛,它通常栖息在淡水湖泊的底层,喜欢在浅水区活动。其食性比较杂,多以藻类为食,也可以吃水草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本身体形比较小,繁殖能力弱,产卵后亲鱼会保护幼鱼。

四、黄颡鱼

黄颡鱼也是常见的淡水鱼,白天会潜伏水底或石缝里,到了晚上才会活动。自身的适应能力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存活,而且比较耐低氧,即便是离水5-6个小时也能活。

小鱼的种类有哪些2

1、鳑鲏鱼

洛阳本地被称为小河鲳,洛阳常见有2、3种,在鱼鳍颜色和体型上略有差别。

鳑鲏身体侧扁,侧面看接近圆形,小型淡水鱼类,通常成群游动,个头一般不超过10厘米。这种鱼在春天繁殖季节会变成彩色,非常漂亮。雄鱼额头上出现凸起的珠星点,雌鱼伸出长产卵管。繁殖的时候,母鱼会将鱼卵产到河蚌外套腔里,小鱼在河蚌体内孵化后,才游出来。

2、中国斗鱼

现在花鸟市场上常见有泰国斗鱼,其实中国也有斗鱼。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略微大一些,体长5-10厘米。主要分为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越南黑叉尾斗鱼四种,其中圆尾和叉尾最常见。

圆尾斗鱼在北方广泛分布,不过现在野生的斗鱼不好找了,有人说龙门那里的伊河可能有斗鱼。

前几年,涧西一位养原生鱼的朋友给了一些圆尾和叉尾斗鱼鱼苗,我和伙计两人各养一种。我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养,长得很快,但是成年后,斗鱼相互斗而死亡,最后只剩了一条。伙计养在一个大鱼缸里,缸里有水草,背景颜色暗,斗鱼长大后都活了。

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更凶,如果专门养斗鱼观赏的话,需要把鱼缸分成多个格子,每个格子只养一尾斗鱼。

3、棒花鱼

洛阳俗称为趴地虎鱼,这种鱼突出特点是嘴向下歪着,通常是贴着水底游动和觅食。这种鱼个头也只有几厘米长,食性很杂,啥都吃。

由于游动速度慢,在有别的小鱼抢钩吃食的时候,趴地虎鱼一般抢不到。只有别的小鱼少了,它才有机会咬钩。

4、鰕虎鱼

个头不大,一般5厘米长,长得虎头虎脑,样子非常可爱。鰕虎鱼也是底栖鱼,一对胸鳍呈现半圆状,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形,像吸盘一样可以吸附在石头上。

别看长得可爱,鰕虎鱼喜欢食肉,用蚯蚓最好钓,咬住饵以后就不放松。

鰕虎鱼养在鱼缸里很漂亮,可以吸附在缸壁上。

5、麦穗鱼

这种鱼体型细长,体型像一个麦穗大小,因而得名。

麦穗鱼从水上层到底层都有,个头小嘴小,见到鱼饵就疯狂咬钩。抢吃鱼食,又很难钓住,让钓鱼人非常头疼。

想要钓麦穗鱼,只能选用无倒刺的最小袖钩。

6、银鮈鱼

也是一种长不大的鱼,,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不过,银鮈鱼和麦穗鱼相比,头部大一些,嘴大一些,体型也比较肥。嘴大一些就相对好钓。

7、黑鳍鳈鱼

体背上有间隔的竖道黑色纹路,到繁殖季节会发色。雄鱼身体上呈现黑纹和黄色间隔,胸鳍、尾鳍呈黄色,十分漂亮。雌鱼色彩没有雄鱼那么鲜艳。

这种小鱼很少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只见过几次。

8、白条鱼

洛阳河流里非常常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都能见到。身体呈细长流线型,游动非常快,经常成群贴着水面来回游弋。

白条也是小型鱼,一般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下,较小的白条抢食,让钓鱼人不胜其烦。不过个头大的白条多了,专门钓白条也不错,这种鱼味道很鲜美。

白条鱼作为观赏鱼,成群来回游动,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9、马口鱼

也是一种游动很快的小鱼,嘴大、性情凶猛,嘴的形状像马戴嚼子的样子,因而得名。在繁殖季节时,马口鱼身上会发色,额头上也会出现鱼星,非常漂亮。

马口鱼通常在一两以下,长到三、四两的都很罕见。这种鱼是北方路亚的最常见的鱼种,路亚上的马口鱼通常比较大。在伊河的一些浅滩激流处,适合路亚马口鱼。去年在伊河橡皮坝下的落水池里,曾经手竿钓过不少马口。

马口鱼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10、宽鳍鱲

和马口鱼习性相近,不过口小,也没有马口鱼那种嘴型。宽鳍鱲比马口小一些,1两到2两重的很罕见。

宽鳍鱲对水质要求很高,伊河里常见一些,洛河里很少见到。

宽鳍鱲常作为观赏鱼,鱼缸里养一群,配上水中植物衬托。如果养得好,到繁殖季节色彩非常漂亮。

我国特产观赏鱼是什么

问:中国的淡水观赏鱼有哪些

答:中国淡水观赏鱼。

双孔鱼俗称青苔鱼、琵琶鱼、青苔鼠、食藻鱼、清道夫。

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

双孔鱼性情温驯,易饲养,在水族箱要求水质弱碱性(PH为7.3左右)适宜水温为23-28℃,饲养时适量喂些切碎的菜叶。

双孔鱼原产于湄公河流域,目前已作为观赏鱼饲养而遍布世界各地。

河鲀俗称:艇鲅鱼、气泡鱼、鲀鱼、辣头鱼、鸡抱鱼、吹肚鱼、鲃鱼等。

河鲀身体呈椭圆形,口小,门齿成板状,鳞成小刺状。其鱼鳞非常发达,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胀,整个身体呈球状而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此自卫。

河鲀以其独特的体型和生活方式被作为观赏鱼类饲养。其食性杂,食物范围广,常见的有虾、蟹、鱼苗、昆虫幼体、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枝叶和丝状藻等。繁殖力强,生殖季节为4-6月。

月鳢俗称山斑鱼、七星鱼、点称鱼、山花鱼、黑鱼、乌鱼、乌棒、鲈鳢。

身体有7-9条“八”形黑色横带,尖端向前,尾鳍基有一个黑色眼斑,眼斑周围为珠色亮圈,体侧及鳍上尚有许多珠色亮点,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颇为艳丽。

月鳢适应性强,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为12-32℃,最佳生长水温为15-25℃。喜阴暗,爱打洞、穴居。性凶残,动作迅速。食性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初次性成熟为2冬龄,繁殖期为4-6月。亲鱼有配对、筑巢、护幼的本能。

月鳢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在台湾等地也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赤鲈又名河鲈,俗称五道黑。

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而得名。赤鲈为生活于新疆北部的冷温带河湖鱼类。生长较为缓慢,3冬龄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

赤鲈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被作为观赏鱼类进行饲养。

斗鱼俗称花手巾、龙鱼、中国斗鱼、菩萨鱼、天堂鱼。

斗鱼以其艳丽的体色和好斗而为人们所喜爱。斗鱼品种较多,有的在灰绿色底上配以8-10条蓝黑色横带;或者浅褐色的体色上配以红、蓝交互的横条纹;或者全身白色配以红眼睛等等。斗鱼还有着长而尖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各鳍的鳍条部都具有带纹,在灰黑的鳍边缘镶以红色边缘,当发情时,各鳍伸张开来,更显得光彩夺目。

斗鱼为一种小型鱼类,体长为50-100毫米。平时栖息于小溪、池塘、农田、河沟等缓流或静水环境。杂食性,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昆虫幼虫,也食丝状藻类。最适宜生活水温为23-24℃。要求水质中性偏碱。斗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直接利用空气进行体内交换,在水族箱内溶解氧气偏低时亦能生存。一旦离开水,可生活一段时间而不会死亡。

斗鱼性情粗暴,雄鱼之间相遇时,好打斗,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打斗更为激烈。斗鱼繁殖时一边咬断水草或水藻浮于水面,并口吐泡沫,粘合成气泡巢,产卵于泡巢中。繁殖水温为26℃左右。

鰕虎鱼以其形状独特、善跳跃而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个体较小,体长仅40-80毫米。

它有一个阔而大的口,一双大眼睛,背上有两个发达的背鳍,腹面的腹鳍前移到胸部,并左右愈合成吸盘。身体体色较暗,上有多条横跨背部的黑色斑纹,并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极为美丽,样子颇可爱。

鰕虎鱼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底质为砂、砾石的水环境中。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时可以利用吸盘吸附于玻璃或石块上静止不动,极有趣。

鰕虎鱼的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饲养适宜水温为18-26℃。一年即可达性成熟,繁殖期为4-5月,人工繁殖较困难。

长薄鳅俗称花泥鳅、花鳅、花鱼。

体色浅灰褐色,鳍黄褐色,体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因其为栖息于江河的底层鱼类,故对水质和溶氧量要求较高。性凶猛,以小鱼为食。一般个体重1.0-1.5千克,最大可达2.5-3.0千克。长薄鳅分布于长江上游,尤以长江三峡峡区各支流为多。

与长薄鳅相近的许多种鳅科鱼类,均可作为观赏鱼类饲养,如紫薄鳅、壮体沙鳅、中华花鳅等,沙鳅、花鳅类群鱼类多生活于水流较平缓的水体,对水质和溶解氧的要求比薄鳅属鱼类低,且多以底栖生物、藻类和植物碎屑及有机腐殖质为食,较易饲养。沙鳅、花鳅等鱼类均为小型鱼类,体长一般70-80毫米,体色、斑纹均十分醒目,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及以南各水系。

线足鲈又名毛足鲈,俗称大飞船、印度飞鱼、大核桃、三星曼龙鱼。

线足鲈的身体中央与尾鳍根部处和眼球之间都黑点,故在观赏鱼界被称为“三星曼龙”。体色艳丽,尤其是生殖季节的雄鱼,更为美丽。这种鱼在自然环境中栖息于池塘、沟渠静水环境,分布区自然条件差,故适应性强,体质强健。一般水温在26℃左右,水质呈中性或微酸性均可。人工饲养时,最适水温为23-28℃,性情较温和,易饲养。繁殖时水族箱中应放置一些水生植物,以利于其筑气泡巢产卵。由于它有大鱼吃小鱼和体弱鱼的习性,故大、小规格的鱼不能同在一个水族箱中饲养。

线足鲈个体较小,成鱼体长为100-150毫米。分布于我国西双版纳和东南亚各地。

彩虹光唇鱼俗称花连、大鲮、灰鲮、什开依、什央、花腰鱼、五杠鲮、火烧鲮、阿肚鲮、花榄鱼、花鱼、花鲮。

彩虹光唇鱼为一群栖息于南方山区江河中下层鱼类。个体比较小,体长不超过150毫米。体侧有5条横黄色横宽带,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它倚着生藻类为食。体长约100毫米的个体即达性成熟。每年2-5月为繁殖季节。

彩虹光唇鱼的卵巢及脂肪有毒,食之轻则下泻,重则呕吐。故不被作为食用鱼类,近几年被作为观赏鱼类开发利用。

华鳈又名石鲫、花鲫、山鲤子。小鳈又名黑线铅笔鱼。黑鳍鳈又名花花媳妇、花花鱼。

鳈属鱼类均为小型鱼类。华鳈长可达200毫米,黑鳍鳈长约60-110毫米,而小鳈仅50-80毫米。

鳈属鱼类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流水或静水中。喜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亦食少量甲壳类、贝壳类、藻类及植物碎屑。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可单养,也可混养。饲养水温为18-26℃。一龄鱼即可达性成熟。产卵期3-5月,分批产卵。

犁头鳅又名燕鱼、石扒子、牛尾巴、长尾鳅。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为一种栖息于山涧溪河水流湍急的石头滩上的底栖性小型鱼类。生活时,胸、腹鳍平展,吸附于石块上以免被水冲走。以固生藻类为食。对水质、溶氧量要求极高。生殖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初。

鳑鲏为一群小型鱼类。

最大个体不超过200毫米,绝大多数种类仅50-70毫米。体极侧扁而高,体色鲜艳,尤其是每当生殖季节,雄鱼艳丽的体色配上珠星,更具吸引力。而雌鱼在生殖季节拖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雄鱼的陪伴下更显得别具一格。

鳑鲏平时生活于静水水体,水草茂盛的环境中,喜群游。杂食性,食物为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藻类、沉淀的有机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枝角类等。多数种类性成熟年龄1龄,最长寿命为4-5龄。产卵期在4-6月,5月中旬最盛,分批产卵。

胭脂鱼俗称紫扁鱼、玉环鱼、黄排、木叶盘、火烧鳊、红鱼。

胭脂鱼的体色随其发育生长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25毫米以下)体呈灰白色;幼鱼阶段(体长30-80毫米)体呈褐色,体侧各有3条褐黑色横条纹,鳍呈淡红色,并杂有黑斑点。成熟个体的体为胭脂红色,体中线各有一猩红纵条,各鳍均淡红色。

胭脂鱼幼鱼游动文静,十分艳丽。成鱼行动矫健,鱼背鳍高而长,饲养于居室中,呈现“前途似锦,一帆风顺”的吉祥意境。

胭脂鱼对水质和溶氧量要求较高。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有机物质为食,也常以口吸摄附着于水底砾石上的藻类和植物碎片等。一般5龄鱼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目前作为观赏鱼为幼鱼。

胭脂鱼一般6龄可达性成熟。生殖季节为每年3-4月,一生多次产卵。

鲟鱼在全世界共有25种,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中华鲟较晚,雄鱼为11龄,体重50-100公斤,雌鱼为14龄,体重160-250公斤;施氏鲟雄鱼为9-10龄,雌鱼在10龄以上;而达氏鲟则性成熟较早,体重10公斤左右的雌鱼和5公斤的雄鱼已经达到性成熟。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

小型热带鱼—丹亚科与鲃亚科。

这是一大群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山涧、小河溪的鱼类,个体虽小,但色彩艳丽。体长在100毫米以下,多数为50-70毫米。这些鱼类性情温和,喜流水,对水质要求严格,饲养水温为10-28℃。以水生昆虫为食,少数种类为杂食性。饲养时要求水族箱底质为砾石,不宜多植水草。性成熟年龄多数为1冬龄。

当前已饲养的观赏鱼主要有丹亚科的金线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宽鳍鱲(又名桃花鱼、七色鱼,分布于全国各地)、丽色低线鱲(又名白鱼,分布于云南澜沧江和元江),鲃亚科的条纹小鲃(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台湾)、虹彩光唇鱼(又名花莲、火鲮、灰鲮、什开依、什央、花腰鱼、五杠鲮、火烧鲮、花榄鱼、花鱼、花鲮,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种类。

草缸里可以养的温顺的原生鱼有哪些

常见的比较容易养的就白云金丝和青鳉,吃不了较大的黑壳虾,而且相对能耐低温。具体有:

(1)白云金丝(含黄化白云金丝、大帆白云金丝、广西种、越南种等)、青鳉(含弓背青鳉、桂系青鳉、红树林青鳉)、小似鯝、丽纹细鲫(Aphyocypris sp)、拟细鲫、林氏细鲫、红线SP、台梅氏鳊(Metzia formosae )、波鱼、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金线丹(Devario chrysotaeniatus)、闪电斑马(Danio albolineatus)、珍珠鱼丹(Danio roseus)、半线丹(Devario interruptus)、缺须鱼丹、邦掷丹,贺拉斑马(Devario shanensis)、老挝大鱼丹(Devario laoensis)、长须鱼丹、睛尾长须鱼丹(Esomus caudiocellatus)。摘自作者夜七的“适合草缸养殖的小型原生观赏鱼不完全汇总”一文。

(2)熊猫鳅、小鳈、条纹小鲃、黑鳍鳈、点纹银鮈、华鳈(成体过10厘米,大缸可养少量)。

注意:这些鱼野生的尽量不要捞,需通过合法渠道获取人工饲养的。还有原生鱼都吃虾,只是有些鱼自身很小只能吃虾苗。此外,如果真要养的话还需查一下最低生存温度。

请问这种是什么鱼?

如图  不宜分辨  ,  毛足鲈、厚唇丽丽     学名   

斗鱼亚科     Belontiidae     毛足鲈属      Trichogaster    鱼类  

下图为       厚唇毛足鲈   Trichogaster labiosa ,俗称   大红丽丽、橘裳丽丽、厚唇丽丽

生活的水温为21~30℃,最适生长水温23~26℃、对水质和饵料要求并不苛刻,比较喜欢清澈的老水,因很胆小,水中应多设水草、石块供它们隐蔽栖息。在你把手放进鱼缸清理缸沙或修剪水草时,会围着你手转,高兴了还会咬你几口,而且赶不走。

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鱼自择配偶。受精卵1天孵出鱼苗,雌鱼产卵后捞出,留雄鱼守巢护幼。

关于黑鳍鳈可当观赏鱼吗?和黑鳍鱼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