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工程)

遵义龙鱼2024-05-27 00:23:015.41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以及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工程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延安新区的简介

延安新区按照“依托老城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沿川展开,整流域治理”的原则,确定了新区三大片区,规划控制面积7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0万左右。在建设时序上,确定先行实施北区一期工程,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建设期为4年。工程土方总量3.63亿立方米,其中挖方2.0亿立方米,填方1.63亿立方米。

2012年4月17日上午,延安新区(北区)一期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北区一期工程位于宝塔区桥沟镇,建设面积10.5平方公里,估算总投资53亿元,项目建设期4年。据悉,延安城区人口急剧扩张,拉大城市框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已很迫切。延安正在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既有利于缓解城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又有利于保护好老城区革命旧址,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改善人居环境。

新区北区

位于延安清凉山南北中轴线北部,背依主脉,东西护山环绕,面向延河,眺望宝塔。北区规划为市级行政中心,以发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主,体现现代生态新城风貌。规划控制面积38平方公里,承载人口15-20万人。空间结构为“一心、二轴、五区、六廊”。一心即以市级行政办公区为核心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二轴即南北景观轴和东西商业轴;五区即行政区、商务区、三大教育区和东西两片居住区;六廊即六条生态绿廊。形成绿廊贯通、干道串接、多级支撑的组团生长总体布局。

新区东区

位于宝塔山东南,延河南岸,与北区新城隔川相望。规划为区级行政中心,以发展体育、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和展示黄土地域风貌的高档住宅群为主,使其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生态新城。规划控制面积32.3平方公里,承载人口15-20万人。规划结构为“一廊、两翼、六片区”。一廊即沿原有山脉、沟道,在中部形成绿色景观长廊;两翼即指绿色景观长廊两侧的功能区;六片区即区级行政中心区、生活居住区、都市产业区、休闲娱乐区、体育教育区和旅游服务区。

新区西区

位于凤凰山西侧,毗邻老城。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展示圣地延安历史记忆的新“窗口”。规划控制面积8.2平方公里,承载人口2-3万人。以恢复圣地重要历史建筑为主线,挖掘、拓展红色文化,感受圣地烽火岁月。

延安新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控制面积78.5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0万以上。分为北区,东区和西区。

延安市根据正在实施的“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将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将用10年时间,最终将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旧城区的新城。延安的“削山造城”工程是现在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和很多城市化进程依赖于债务融资一样,延安新城建设的大规划也许潜藏了不确定的风险。 延安市区168处革命旧址周边环境不断受到侵占和蚕食,保护革命旧址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难度和压力大,“这一现状,与革命圣地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发展红色旅游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成为延安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是,一“地”难求!

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延安市决定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新战略,总占地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将在城市周边的丘陵地带铺排。宣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一个历史与现代相辉映,城市格局完备、管理先进的新延安,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呈现”。

延安新区建设无疑称得上是个“大规划”、“大手笔”,相当于在山上再造两个延安老城区的面积。延安“削山建城”工程是目前亚洲乃至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 第十七届西洽会,延安新区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额115.36亿元。达成意向协议项目19个,涉及新区综合开发、市政基础、能源等几大类产业。

据悉,本届西洽会延安新区共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政配套设施、文化旅游、高新技术、金融服务及新能源和工程服务六大类40个项目,其中市级行政中心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与中建集团签约,签约资金17.7亿元;延安新区(北区)连接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核桃树塔连接路、小沟连接路、杨家岭连接路、桥沟连接路)与中铁十八局第五工程集团公司签约,投资总额6.56亿元;混凝土拌合站合作项目与陕西花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1亿元;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合作项目与陕西宏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签约;签约金额0.5亿元。

本届西洽会上,延安新区还在第四届全球秦商大会延安专项活动中举办了《延安新区重点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会》专题推介活动。 那片地方将来是新的市政中心,底下一大片山沟要被填平。”刘功毅指着对面半山腰一排工程活动房描绘着延安新区未来的面貌。

“建新区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这位学者出身的延安市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如是说。

延安城区被清凉山、凤凰山和宝塔山包围,被延河和南川河分割,地处三山两河之间,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只能在山与河的夹缝中寻求出路。

延安城顺着三条川道延伸开来,整个城市被拉长拉扁,而建筑与山争地,却面临山体滑坡的危险。在三山两河的夹缝中,延安城如何发展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

“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个大胆想法,跳出了以往延安城市发展的框架,削山填沟,在山顶上开辟新城,这就是延安新区的建设思路。

1. 城市骨架越拉越长

延安新区的建设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清凉山上。这里正在破土动工修建延安新区北区,延安新区建设指挥部也建在这片山顶上。

按照规划,延安新区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的北区,主要是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一个是32平方公里的南区,主要是区级行政中心,建成红色文化的体验区;还有一个3.1平方公里的凤凰小区,以旅游产业为主。

河流穿城而过,三山夹在周围,延安的道路与城市空间一样,在川道上沿着河流发展,河道两边也就两条主干道,而且很多道路是单行线。

当然,建新城还有更现实的需求,延安市区有10万人住在山体上,无法供水、供气、供暖。延安市委政研室主任邓世宏告诉记者,新城建成之后,就要搬迁山体上面的居民,他们还住窑洞,生活条件跟农民差不多,规划了10万人下山,主要搬迁到新区。

上山建城跳出了延安顺狭长川道发展的模式,由于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在几条川道里,城市骨架已经拉得非常长,在市区东边,城市已经撵到机场边上。

随之出现的不仅是交通问题,还有供电、供水、供暖、供气管线铺设的成本增加问题,

延安人口达到50万,这已经使得人们深深感受到城市发展空间的局限,而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延安市人口将达到70万,如果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届时新增人口的安置问题,将成为延安城市化发展以及城乡统筹的一大难题。

2. 削山建城是否可行?

延安大规模削山填沟,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究竟如何?这种改变是否再没有选择?面对记者的一再质疑,延安新区一位规划负责人反驳道:“城市化要不要,延安要不要发展?延安城不能一直狭窄发展到几百公里区域吧,这样子交通都解决不了!”

“我们组织了30多位专家经过了7次的研讨会,因为这么大的规模削山填沟在国内是首创的,在国际上可能也是没有的。”刘功毅告诉记者,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论证,认为这个项目是可行的。

在已经动工建设的新区北区,建成后落差与老城区100米左右,无论是地基、供水、排水还是水土保持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对于削山填沟改变地质形态的问题,延安新区也进行论证过,对于地质条件不好的,进行多次夯实,消除不稳定性,而在老机场的实验表明,实验沉降只有4公分。

刘功毅指着新区北区的模型对记者说,未来建楼考虑到地基的稳定性,都会在原有的山体上进行建设,而通过填沟造出来的区域,主要用作绿化面积,暂不建设。对于填沟造地形成的新城区域何时地质能趋于稳定,专家们说法不一,黄土专家认为一般3~5年就会稳定,而有的专家则认为需要10年。

“新市政中心附近原来有个堤坝,如果不处理的话,到时城市建好了可能还会出现倾斜的危险,不怕沉降就怕倾斜,倾斜的话楼就倒了。”刘功毅告诉记者,新区建设对处理地基非常谨慎。

北区的新城虽然是上山建城,但是也不是建在山顶上,而是将清凉山半山腰削平一大片,整个城市还是被山包围,处于类似盆地的位置。不过这也为新区的供水带来压力,100米的落差需要泵站将水输送上来,额外多出一笔电费和配套水泵,供水成本势必会增加。

考虑到地基的承受力,新区的建筑高度都会进行控制,一般在五六十米。在新的市行政中心,楼层不会很高,而商务区楼层会高一些,但最高也不会超过100米。刘功毅告诉记者:“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体现现代城市的形态,行政中心是区域性的建筑地标,商务区则是现代化的地标,在老城就可以看到新城;另一个就是站在商务区可以俯瞰老城区、南城区。”

将来这里能容纳20万人,而且建筑密度要比老城区小得多,道路也比老城区宽,届时会有六七条道路将北区与老城区联系起来。老城区由于建筑密度过高,除了公园以外,基本没有绿化的空间,而新城的植被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

削山填沟之后,原来自然形成的排水沟道被人为改变,如果地下水无法有效排出去,是否会造成地质塌陷或沉降?为此,延安新区在建设时采取了一种永久性盲沟把地下水排掉,以此来避免由于地下水的冲刷导致的整体沉降。

不过,这样的大规模削山填沟,土地的成本没法控制下来,粗略估算一亩地的成本在160万元左右。刘功毅一再向记者强调,北区不是纯粹的开发,主要是疏解老城的人员,新区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居住环境、道路交通问题,改善整个延安城的生态环境。

延安治水的逻辑:不仅为了发展,更是为了安全

在这样一个缺水而又生态脆弱的地区,到底该如何实现城市化、工业化?

1. 供水与防汛两难

沿着延河向上游走,在延安市区西北方向65公里处就是王瑶水库,这是延安唯一一处水源地,这个水库承担着向延安市区供水的重任。

位于安塞县境内延河支流杏子河上的王瑶水库,每天向延安市区供水5万立方,解决延安市区50万人的用水问题。不过,上游来水量越来越少,而延安市区人口越来越多,供需之间的平衡逐渐被打破。

王瑶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南振奋指着水库的一大片水面告诉记者,“水库有2.03亿库容,现在有水500多万方,从这里可以看到淤积台面,淤积量已经达到1.26亿方,占去62%的库容。王瑶水库1997年以后主要向延安供水,每年供水1500万方。”

延河流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水里泥沙含量大,容易造成水库淤积。而在水库上游,由于大规模开采石油,人为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王瑶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当初主要是用作防汛、灌溉和发电,库底并未设置排沙孔,而后虽经过几次除险加固和改建,但排沙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只能通过空库敞泄进行排沙减淤。

在2004年进行改造之后,按照陕西省的有关规定,王瑶水库必须两年空库敞泄运行一次,7、8月份汛期进行洪水拉沙,这样才能保证台面不淤积。

对于依然承担着防汛任务的王瑶水库来说,如果淤积量过大,水库有效库容减少,在洪水来时就无法承担更大的防洪压力,而且从长期看,也会缩短水库的使用寿命。

延安城区的防洪标注是30年一遇,抵御洪灾能力不足。延安市节水办主任赵西安告诉记者,1977年的大洪水淹没了延安城,延安北大街当年很多房屋被洪水冲垮,是之后重建起来的。

“现在延安供水紧张,水库已经有4年没有空库运行了,不敢空库敞泄,不然延安市区就没水吃了。”南振奋表示,好不容易蓄了500万方水,假如空库的话,这些水就全都白白放出去了。

水库空库的时间正好是夏季用水高峰期,王瑶水库放水之后,下游另一个调蓄水库红庄水库所蓄的300多万方水只够延安用两个月。8月份之后如果少来几场水,到冬季延安吃水就非常困难了。这几年降雨整体偏少,平时来水量很少,王瑶水库主要靠7、8月份来的洪水蓄水。

2. 供水仍存污染隐患

沿着延河往上游走,沿路随处可见油田的钻探点、工程队,甚至都可以看到正在采油的“磕头机”。在王瑶水库库区内,原来也有100多口油井,石油泄露成为威胁延安城市供水的一大隐患。

2007年8月末,一场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导致长庆油田一条输油管线断裂,而这条管线正位于王瑶水库上游。外泄的原油沿着杏子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榆林靖边县、延安志丹县境内部分河道被污染,靖边县受污染的河道就有8公里。

虽然在王瑶水库15公里以外,原油就已经被拦截,但这次事故也造成王瑶水库库尾部分水面受污染,向延安市供水中断3个月,延安市不得不启动市区供水应急预案,从红庄水库、西川河以及深井取水。

其实,自王瑶水库成为延安市重点水源地之后,早在2002年延安市政府就批准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界方案。这一方案划定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49平方公里。在一级保护区内,102口油井全部关闭,二级保护区内,要求油井采取更严格的防泄漏措施。

不过,原油污染仍是王瑶水库水质的一大威胁。正规的油田已经采取了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而且在上游专门驻扎了延安市一个联合执法的环保监测大队,但是这些办法没法有效防止偷贩原油的活动,水库的原油污染隐患依然存在。

为了保证延安市区供水水质,2007年原油事故发生后,王瑶水库不再直接向市区供水,而是通过一条输水管道将水供到下游靠近延安市区的红庄水库,再由这个调蓄水库向延安市区供水。

一旦王瑶水库库区受到污染,就会切断输水线路,避免污水直接进入市政供水网。同时,红庄水库可以在王瑶水库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发挥应急替代作用,可以维持向市区供水,以便王瑶水库进行清污处理。

“今年水位到了历史最高,现在库区蓄水390万方左右。”红庄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康建兵向记者介绍,红庄水库主要的运行方式就是调蓄,防止王瑶没水或者水污染之后,延安市区供水无法保证的问题。

不过,虽然红庄水库总库容9000多万方,但它的上游只有几条很小的河流,基本无法发挥蓄水作用,只能依靠王瑶水库的来水,这390万方水只能够延安支撑两三个月。

3. 引黄济延

在王瑶水库单库向延安市区供水日趋紧张,而且水质易受原油污染的情况下,延安市将目光投向黄河水。

延安市节水办主任赵西安告诉记者,延安的河流年均降水量小,而且蒸发量大,要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光靠区域内的水系是不够的,因此需要从黄河调水。

延安市区人口近50万,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将达到70万人,相应的用水量也要增加到13万方每天。延安市的供水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如果不从黄河引水,无法保证城市用水。

最初,延安市制定的引水方案是每年从黄河取水1799万方,这个方案已经获得黄委会通过。但是,随着延安“引水兴工”战略的提出,黄河引水不仅要解决延安及北部部分县城的生活用水,还要满足延延子(延长、延川、子长)能源化工集群的工业用水。

基于这种考虑,后来的取水指标定在9180万方,除了解决延安市区、延川、子长、延长、清涧等县区10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之外,还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坪炼油厂以及子长、延川、延长等工业园区提供用水保障。

新的用水指标分配后,要给延安市区每年提供近3000万方水,这意味着每天要从黄河向延安引水8万方。由于延安要进行削山造地、上山建城建设延安新区,未来延安市的市区面积大增,这新增的供水量也是为了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

此外,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水资源的制约,其下属的姚店工业园、安塞工业园、甘泉工业园都缺水。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石玉告诉记者,当前经开区的发展还是面临缺水的困难,虽然没有大型的耗水产业,但是日均耗水量也很可观。

在姚店工业园区,一方面引进与能源化工相关的配套企业,一方面引进轻工企业,制造旅游纪念品。园区有15家企业,比较耗水的就是延安卷烟厂,根据该厂动力车间副主任郭利民介绍,该车间最耗水,日用水300多方,主要是烟丝制作要用到水蒸气。

在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没有大型能化企业,用水量相对延安北部的延延子和南部的富洛黄两大能化产业集群要少得多。当然,在水资源制约下,这个经开区也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耗水产业。

4. 寄望产业结构调整

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能源化工支柱产业之外着力打造旅游产业,以期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出台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也提倡在陕北发展旅游产业。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当地一直没能做大旅游产业。延安的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对此表示,“产业结构单一,油主经济沉浮”,“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功能和宜居水平较低,与全国人民心目中想象的延安还有很大差距。”

在能源化工产业一枝独大的情况下,延安经济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两条腿走路。除了洛川苹果、延川红枣等特色农业之外,低耗水的旅游产业成为延安产业转型的最佳路径。

不过,除了红色旅游景点外,延安缺乏其他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8%,到处是千沟万壑的面貌。

近些年来,在退耕还林政策下,延安的山头重新变绿,景色变美,但是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此外,由于煤油气水土保持补偿费受到一些企业的抵制,用于水土保持的资金缺口无法弥补。

在缺水的延安,红色旅游景点也遭遇了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革命时期“滚滚延河水”的景象已经不再,而宝塔山下延河和南川河交汇处一汪水域也是靠橡胶坝拦起来的。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河流含沙量大,延河水看上去颇为浑浊。

相对来说,离市区不远山青水绿的红庄水库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去处,附近还发展起一大片农家乐。然而,对于水库管理者而言,这并非好事。红庄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康建兵告诉记者,游人的增多威胁着延安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当地一些观察人士表示,延安像宝塔山这样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少,缺水使得景观大打折扣。延安也在通过加快延河水景观工程建设,美化、绿化延河城市段,打造城市水景观。

此外,延安计划通过“老城改造”工程,迁移行政事业单位,改造街道景观,还原城市历史风貌。届时,延河边上一些地方要进行拆迁,重新建起城门楼,恢复延安古城的面貌。

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工程) 泰国虎鱼

6个优秀的乡村建筑改造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在更迭中

中国的改造项目也逐渐增多

并且逐渐从城市向乡村过渡

我们所遇到的乡村

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乡村

而是城市人视角的乡村

满足城市人想象的乡村

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

乡村民宿、酒店

成为城市人们追求乡村生活的载体

本文特此挑选6个优秀的改造项目

一起来看看

01

鱼缸·花田美宿

鱼缸民宿由农舍改建而来,由于当地 旅游 业的发展,主人想要一改老破的格局。便邀请到了设计师沈墨与张建勇进行改造,将空间进行重新规划,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民宿空间。

建筑外观

“鱼缸”起源于老板俞刚名字的谐音,他希望客人像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能够在这里慢下来,忘却烦恼,只需享受当下的畅游。民宿整体设计以鱼儿自由游动的动线来分区,让人们能够体验到从不同空间自在穿梭的感受。

鸟瞰图,流线自由

从下方看建筑,现代的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形成对比

整体空间规划以小区域功能景观来划分,通过一步一景的设计,将小面积的空间变得有趣生动。户外的休闲空间铺满白色石头,将活动空间与居住空间分离,格栅的木头走廊富有节奏感,白天阳光照射过来,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光影。

入口休闲庭院

鱼缸的建筑设计以极简为主,剔除多余的装饰,建筑线条流畅,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极具几何空间之美。设计师在观景平台上运用了“天圆地方”的概念,坐在椅子上,透过方形的墙体望去,满眼都是一片碧绿的竹林,前方的水池将竹林景色倒映其中,融合成一副美丽的山水画,与自然仿佛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通过圆形的门可以看到远处的茶园,同时也能通往餐厅以及院子等空间,美观又不失功能性。

户外吧台和就餐区,可以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色

特别设置了一片户外吧台,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花田景观。推门而入便是鱼缸的接待大厅,大厅分两块区域,接待中心和阳光玻璃房。

接待中心连接阳光房

玻璃房内承载着一天的光影,下沉式的包围空间让气氛更加浓厚,冬天里,围着壁炉,拥着暖阳,与友人互相喝茶聊天,体验悠闲自在的生活。

玻璃阳光房

阳光房细部

整个大厅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和玻璃门运用到极致,设计师不希望门外的山野之色被厚重冰冷的墙体阻隔,而是希望眼睛所观之处皆是山野绿色,即使不走出室外也能将山林景色揽入怀中。

大面积的玻璃门窗让游客可以尽享自然风光

房间内的大面积留白与原木家具,造型感极强的楼梯、床以及电视柜将空间装饰地恰到好处。纵横交错的楼梯以及开小窗口的楼梯充满了趣味性。楼梯之间、室内室外,仿佛交融在一起,于是每个转角,每道走廊,每个平台,都成了不可错过的风景。

简洁现代的房间,落地窗和观景台让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室外景色

开放的浴缸,加强自由感

鱼缸拥有着6间房,且以鱼来命名,鲛、鲟、鲑、鲸、鲲、鲤,主人俞刚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能够像小鱼一样,进入这个“鱼缸”空间后可以放下烦恼,愉悦自在地游曳。希望在城市里失眠的朋友,一来到这儿,便忘却一切烦恼,做一只仅有七秒记忆的、无忧无虑的鱼儿。

客房细部

露台的竹林边,开一场派对,喝一杯鸡尾酒,度过悠闲的时光,让你在山里,感受到不同于城市的夜生活,享受着着璀璨美丽的夜景。

雪中的建筑夜景

积雪的室外空间别具一番风味

灯光细部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02

大乐之野 · 谷舍精品民宿

柿林古村,属浙东峡谷地貌,光照和雨水充沛,地表植被多样且覆盖率高。柿子、樱花、竹笋、茶叶是古村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四面环山,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个有着八百年 历史 的古村更具神秘感。古村一直以厚重而交织的底蕴与纹理探寻蹊径,希望通过一个个精品民宿的建成带动其 旅游 产业的发展。

建筑概览

建筑外观

大乐之野 · 谷舍精品民宿选址于柿林古村,室内设计由DAS Lab设计完成。该项目地形是典型的高山台地,四周高山峡谷,中间岗连坡平。俯瞰周边景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场地内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建筑群的布局是类似”卫城“的设计手法,保证了内部活动空间的安全感。22间客房的开窗均朝向外围,留给室内的是直面外部的自然景观。

建筑群的布局是类似”卫城“的设计手法

庭院

餐厅是本项目最具复杂性的空间。该空间包含了聚会、用餐、入住办理、洽谈等功能。由三个高低不一的建筑组合而成,中段留有10米的挑高空间,两边是8米落地窗。面对繁茂的植被和图画感极强的自然景观,我们希望通过材料的物理性营造人工与自然的高强度碰撞以及一种直觉的、潜意识的、肌体上的平衡感。并在内部创造出与外部一样的开放性,提供一瞬间便令人印象深刻的休憩之所。

餐厅概览

8米落地窗面对繁茂的植被和图画感极强的自然景观

落地窗细部

吧台

金属饰面细部

独立洽谈空间

从洽谈空间看用餐区域

对于我们而言,这个空间呈现出一种躁动、静谧的双重取向:一方面,是作为餐厅的 娱乐 开放空间和复杂功能的组织;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山林的多样性、意外性和随机性。作为活动的场所激发起具有可见度、热闹、兴奋和噪音的图像,山林则散发出隐蔽、隔离、孤独和寂静的情景。空间中营造了一种对立下的平衡感。

楼梯

楼梯细部

餐厅二层

包厢,窗外景色如画卷般展开

包厢开窗细部

我们相信民宿作为将视觉、 情感 以及思绪从日常生活中抽离的媒介,透过空间、光景,能让我们体会时间的质感。我们在客房部分尽可能的让设计保持克制,希望实现,自然存在的部分与人工新建的部分之间进行整合。这是我们对环境、场所和业主所做出的解读,即提供给客人一处朴素、温馨的休憩之所。

客房

室内泳池

轴测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03

塔莎杜朵民宿

“慢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哲学, 在远离喧嚣的都市中,湖州莫干山上,一间充满“塔莎奶奶”风情的民宿正在孕育生长。创始人为三位中国德清姑娘,她们希望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中国的“塔莎花园”,为此特别邀请了设计师沈墨以及设计师张建勇共同打造。走近这座花园,幸福充满着每一个角落。

建筑外观

从露台望向水池和庭院

塔莎杜朵改造自一间普通的农民房,打破固有的规则结构,在大面积留白的墙体上开出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小窗。因地制宜,结合四周一望无际的绿色有机农场,透过大开窗的设计将绿色映入室内,无处不体现着共生与生态。“无需过多语言,一切变得简单又不简单。”诠释了设计师对塔莎杜朵的理解。

大面积留白的墙体上开出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小窗

设计师保留了原始的瓦片屋顶与横梁,外墙刷上一层大地色的涂料,置身于周围一片绿色盎然中,显得愈发温柔、沉静。

庭院休息区

以自然喻情,往往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庭院的一角布置着一片枯山水以及休息区,以静制动,将空间利用到极致。另一边则种着原始的芭蕉叶,设计成台阶式的座椅,休憩于此,人与自然作伴,妙趣横生。我们常常说生活需要点仪式感,在塔莎杜朵便足以体验到仪式感的另一种定义,它不是庄严、沉默,而是充满温度与生气。

芭蕉叶荫蔽下的台阶式座椅

庭院步道

鸟笼式入户门设计。将小小的鸟笼放大到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的完美共生,巨大的鸟笼像是一件装置作品引领远道而来的客人进入另外一片天地。待春天来临,鸟笼四周将会开满蔷薇花,一切显得生机勃勃,富有诗意。

鸟笼式入户门设计

汀步式走道设计。在庭院间有一片景观水池和一片泳池,在穿插的水池间横置一个步道,设计师意在放缓行人的脚步,伴随着涓涓的水流声,感受最纯粹的自然风情。

景观水池和步道

入户“木盒子”设计。进入室内前,需经过一个“木盒子”,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便是满眼的绿色植物。巧妙地将人、物、空间相融合,使空间不再单调而是相互关联,处处体现着设计思考。

从“木盒子”进入酒店

步入室内,将空间做了动静分区,一层原本的房间打通,变成了全开放共享的空间。并且做了下沉式设计,将空间聚焦于此,冬天可以感受火炉带来的温暖,透过拱形的大玻璃眺望远方极致的风景,享受慵懒自在的时光。墙体与火炉的穿插式设计,提升空间趣味性。

首层全开放共享的空间

墙体与火炉的穿插式设计,提升空间趣味性

室内细部

下沉空间

靠近庭院的公共空间

可以看到另一边放置着木桌与坐垫,周围植物环绕,仿佛置身于大森林中,没有过多的装饰,希望室内是安静简单的,更多地是享受户外的自然,营造塔莎奶奶式的被植物围绕的自在空间。

公共空间细部

楼梯间

房间的设计将白墙与木质材料相结合,将空间变得自然纯粹,配以现代化简约的装饰,以黄铜材质家具为点缀,映出低调与雅奢,提升室内的整体气质。

客房内部

卧室

带天窗的阁楼式房间

白墙与木质材料相结合

客房休息区

客房细部

浴室

SPA区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通透的大玻璃、将四周大片竹林风景引入室内、雅致的江南风情顿时发挥地淋漓尽致,自然环境与空间相结合,万物归一,无不体现着对生活本质的向往。

SPA区

值得一提的是塔莎杜朵拥有着三位主人,三颗树以及三种仪式感,让一切变得更加值得玩味。相信经过岁月的打磨,会越发富有魅力。

露台

夜景

首层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剖面图

04

鹿饮溪民宿

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大庙村,百年废弃宅院占地面积550 。前院设计主题是海洋,即潮起鲸入海,后院设计主题是森林,即林空鹿饮溪。

项目一览

前院,户门设有帆船造型的白色金属板

前院布局在原建筑两居室的基础上加建了浴缸区,让空间感更有层次同时玻璃幕改善老宅采光。加建区域外立面镜面不锈钢反射原老宅古朴沧桑的砖墙,进而弱化建筑本身。客厅垂吊的鲸鱼灯、蓝色水晶茶几、湖蓝门框等都突出了海洋主题。

前院中的浴缸区由镜面不锈钢板围合,弱化建筑本身

客厅,充满海洋元素

客厅细部

后院布局在原建筑两居室的基础上将餐厅和客厅结合,餐厅吊灯采用热带植物和干花拼接而成,从鹿雕塑、绿墙面、鹦鹉等壁画装饰也很好的契合了森林主题。原老宅窗户较小采光较差,后院卧室局部改造了落地窗提升入住体验感。

后院餐厅入口

客房

公共餐厅区域配有独立厨房,餐厅七彩天窗寓意海南多个少数民族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院落设计由水景区、山石绿化区、水吧区、遮阳棚休闲区、儿童沙坑区等组成,通过借景手法实现视觉穿插结合粉色三角梅让空间更灵动、温情。镜面不锈钢、湖蓝色金属板、水晶砖、U型玻璃的运用增加老宅 时尚 感。

水晶砖围合的休息空间

入口处洗手池夜景

05

终于见到你精品民宿

项目地处北京风景秀丽的延琉路旁,四面山峦起伏,一条小溪曲曲折折地淌过古朴的村落。为了将其打造成自然中的野奢度假酒店,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理想度假情怀一直贯穿于我们的设计始终。

城市边缘的山居情怀

整体院子背山面水,原石、原木取之自然,红砖,青瓦就地取材,没有雍容华贵的气质,但求着温和质朴的愉悦。一进大门,一片充满仪式感的大草坪映入眼帘,与背后奔放的山地景观融为一体,让你感受心归田园的悸动。

一进大门,一片充满仪式感的大草坪映入眼帘,与背后奔放的山地景观融为一体

草坪一侧是一个下沉式户外客厅,大家落座一堂,围着篝火且谈、且歌,营造出天然的好客氛围,都市派对与自然山林相映成趣。没有过多的构筑,一上一下的户外空间反而给到来的客人更多的想象与创造力的自由发挥。

草坪一侧是一个下沉式户外客厅

利用院内现状果树,在靠近客房的一侧辟出了体验农田,春听雨,夏看花,秋收果,冬飞雪,打造真正的四季“山林憩居”。

利用院内现状果树,在靠近客房的一侧辟出了体验农田

混接时空的空间改造

独特的场域 历史 造就了独特的空间性格。现状房屋是上世纪80年代遗留的供销社,是一个商贸流通的聚集地,门庭若市,互通有无,热闹非凡。不同于北方其它的宅基地改造项目,它拥有完整的院落空间和两排农房,占地5000平米。我们不希望平地重起,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翻新和扩建。房屋主体结构为毛石墙和木结构,新建部分采用钢结构。利用现有房间进深和挑高的优势,拆除原有的隔墙,将每一间房的使用面积尽可能扩大。为了充分展现北方乡村的民居特色,屋顶保留了老房子的木梁和檩条,只是做了结构性加固和功能性翻新。通常作为建筑基础“配角”的结构部分在设计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旧时代的“骨骼”成为了新时代更加硬朗,“幕后英雄”一跃而成“台上的主角”。

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翻新和扩建

回归传统的匠心选材

传统民居常用石料、木作,然而到了现代,建筑中鲜见原石与原木,但是石与木带给现代人内心的 情感 仍然挥之不去。原石、原木、瓦片就地取材,放弃精细加工,质朴的天然材料搭配精致的人工手作家具,在灯光的映衬下,粗扩的气势中不乏精致和细腻。

原石、原木、瓦片就地取材

质朴的天然材料搭配精致的人工手作家具

儿童房的山墙立面在拆除过程中同时保留了砖墙肌理,通过艺术化手法的开凿修饰。个性色彩的粉饰,将本来暗淡无彩的墙面变得生机又有活力。专门辟出的阁楼床与帐篷 游戏 区域在满足儿童居住的功能的前提下更为丰富了体验性和趣味性。榻榻米客房可同时容纳两个家庭或几个朋友的聚会度假。储藏空间隐于墙内,扩大了空间体验感。

儿童房中专门辟出的阁楼床与帐篷 游戏 区域,在满足儿童居住的功能的前提下更为丰富了体验性和趣味性

最终,建筑不再是乡村农舍,庭院不仅是空间的围合。不同的材料在自然的环境中媾和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其中时间留下的清晰痕迹反而模糊了时空体验,将现代生活的精致、自然农林的朴素同时带给宾客,在山野乡间获得城市中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仪式感。

田野生活

总平面图

06

洛奇·溪堂民宿酒店

近年来,中国的改造项目逐渐增多,而项目的主题,也逐渐从城市向乡村过渡。然而我们所遇到的乡村,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乡村,它本质上更多的是城市人视角的乡村和满足城市人想象的乡村。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民宿这种建筑类型,则成为了城市生活介入乡村发展的一种极为方便的载体,它所满足的,是城市人对乡村生活的想象。而这个项目,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将原本的建筑改造成某种用于城市人们逃遁城市生活的园林,创造一种城市人视角的“非城市”体验。

建筑鸟瞰

俯瞰建筑

项目坐落在天津蓟县郭家沟,其场地位于郭家沟村落的中心,南北各有一片自然水面,西邻大山,东临村落。在项目场地和东边村落间隔着一大块空地和一条主干道,村落内部的道路呈扇形分布并最终汇集到这块空地。现状楼群是青瓦坡屋顶、灰砖墙体承重的单层建筑,我们最大限度地尊重了现有条件,对建筑主体结构及材质进行了保留甚至凸显,在此基础上,我们置入了钢结构白色方盒子、玻璃幕墙、木格栅等现代材质及形体,以求得新与旧之间的平衡和融合。

酒店外观

酒店入口

鸟瞰视角下的秩序感和拼贴感,寻求新旧关系的对话。在公共空间区域中,我们对广场及入口做了三个处理:1.引入静水面,形成不同亲水方式,激活广场的公共活动性。2.主立面采用新旧材质形成层次丰富的拼贴效果。3.将主入口处理成一个空间以及框景器,供人茶歇休息及提供引入性。中庭是一个双重属性的空间。当茶室和主入口的门关闭的时候,它是一个可举办集会活动的内院;当门打开时,它是入口广场的内向延伸。后山以景观处理为主,这里有一个供人休息观景的露台,还有枯山水景观作为露台和自然山色间的过渡,对自然景观以还原保留为主。

中庭

接待大堂

通过室外廊道这种半室外空间,我们将各楼串联在一起,将原本分散的多个独栋,改造成了一个内部联系紧密的单体建筑;并通过新增墙体或者体量,将原本公共的建筑之间及沿湖的室外空间转换成了内部庭院、天井、房间等私密空间,每一个房间的进入过程都是从公共到半公共再到私密的一系列园林空间的经历。而原本私密的中央庭院则被改造成了由茶室、大堂、主入口、餐厅等公共空间围绕的中央公共区域,这个新的庭院空间联系了属于村民的广场和后山,并成为了住客和村民可以共享的一个公共中心。

中庭连接室外廊道

室外廊道将各楼串联在一起

茶室

茶室外的后山

公区室内主要有大堂、茶室和餐厅。其主要特点是:1.通透性,室内外融为一体。2.开敞的大空间,容纳公共活动。3.差异性,三个空间形成各自的调性。半公共空间区域是连接公共空间区域和私密空间区域的中间地带,主要呈现为一些室外廊道及公共庭院,这也是园林式空间特点表现最强烈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五个处理上:1.高差处理。2.顶棚的开口处理。3.对景处理。4.框景处理。5.铺装处理。最终使这个区域形成走走停停、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体验。私密空间区域主要有客房和庭院构成。现有建筑的内部空间存在如下问题:1.面积不够大或过大。2.房型过于狭长。3.房型单调。我们分别用区域细分、差异化房型等手段回应这些问题。

客房

民宿酒店区别于传统酒店的核心在于其拥有庭院,这使室内外空间关系更丰富多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五种院落类型:1.单向型。2.前后型。3.一字型。4.岛型。5.三院型。最终,尽管这些客房彼此紧靠,但通过庭院关系的处理,每户都有着独立置身自然的感受。对庭院本身,我们主要做了三个处理,首先是亲水性处理:庭院内整体铺设防腐木作为休息平台,移除湖面中央亭子还原水面开阔感,利用高差营造退台消解陡峭感,庭院内引入静水面形成无边水池。其次是空间的细分处理:每个庭院内各有一颗景观树,小庭院采用软景及家具的方式丰富空间层次,大庭院置入格栅、雨棚等轻体量来细分空间。最后在立面处理上,在通透感极强的玻璃幕墙基础上,我们引入了白色格栅或隔板,消解了因砖墙给建筑带来的厚重感,且在体量虚实层面丰富了立面的层次。

客房外的庭院

利用高差营造退台消解陡峭感

从室外庭院看湖面

在通透感极强的玻璃幕墙基础上引入了白色格栅或隔板,消解了砖墙给建筑带来的厚重感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2022年延安市罗家坪村沟里有什么改造

通过“三治”提颜值、“三化”提气质、“三用”提品质,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罗家坪新农村片区是2003年建设的小区,人员居住密集,环境脏乱差。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村里下大力气进行“三治”,即治乱、治脏、治污,全方位提升村庄颜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过渡湾镇罗家坪村充分挖掘村庄特色,保留原有风貌,留住乡土味道,通过“三治”提颜值、“三化”提气质、“三用”提品质,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走进罗家坪村,河水碧波荡漾,村庄山清水秀,一派怡人的夏日景象。风景如画的乡村美景得益于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庭院改造、“小三园”建设,擦亮美丽乡村底色的重要举措。

在罗家坪村在建的新农村片区改造施工现场,村党支部书记杨津津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在建的是农户的庭院部分,我们给农户家搭建了葡萄长廊,修建了小花坛,翻新了围墙。”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改造项目,镇、村干部定期到现场查质量、督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完工。“希望通过精心打造,达到出门抬头见果、推门闻香、出门入园的居住效果。”杨津津说。

罗家坪新农村片区是2003年建设的小区,人员居住密集,环境脏乱差。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村里下大力气进行“三治”,即治乱、治脏、治污,全方位提升村庄颜值。

通过做农户工作,罗家坪村共拆除废旧猪圈、厕所、闲置房屋63间,改厕136户、建公厕6个。治理库边、河道400米,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铺设污水管网2400米,覆盖农户130户577人。

同时,整村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村庄气质。罗家坪村见缝插绿,对墙体进行立面包装,对乱搭乱挂的线路进行归整,使农户庭院更干净、美观、有序。

在二郎沟片区,罗家坪村利用自然资源,打造“守望小石桥”“静看大柳树”“思忆老书坊”等景观,建设二郎书屋、二郎文化长廊,提升文化品位。小桥、流水、人家,林荫、书宅、古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罗家坪村坚持“有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完善“四员合一”管护机制,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村组专人运转、每月评比公示等措施,巩固治理成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关于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和延安鱼缸改造项目有哪些地方在建工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