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属(胭脂鱼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防城港花鸟鱼虫市场2024-06-17 22:38:026.38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胭脂鱼属,以及胭脂鱼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胭脂鱼是什么鱼?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很多人都知道是古代女人妆扮的用品,不过有种胭脂鱼知道的人很少。那么,胭脂鱼是什么鱼?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鱼是什么鱼

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

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

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

拉文种名:

英文名:

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

生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 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雌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卵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16-18℃。的适宜水温下7-8天可孵出幼鱼。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幼体是很好的观赏鱼

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等,属国家二级珍稀保护鱼类,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它对野生水环境的依赖度特别高,捞出长江必死无疑。

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胭脂鱼易危。是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关于捕捞水产品的行为,一般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范。而依据该法第38条的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按严重程度分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两种,若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涉及捕捞水产品的主要有第340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第341条规定的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胭脂鱼的营养价值

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0.39和67.02。根据氨基酸分(AA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Val;根据化学分(C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野生胭脂鱼的ΣSFA(44.23%)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31.07%),而ΣMUFA(32.07%)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49.50%)ΣPUFA的差异则不显著,分别为23.65%和23.11%。

胭脂鱼属(胭脂鱼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观赏鱼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二级。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胭脂鱼属,侧扁胭脂鱼属,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胭脂鱼属;腹部宽圆胭脂鱼属,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胭脂鱼属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

胭脂鱼的幼、成鱼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欢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的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为性成熟。每年2月中旬(雨水节气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均要上溯到上游,长江的产卵场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为14~22℃,以18~22℃最佳。水温在16.5~18℃时,受精卵经7~8天能孵化出膜。刚出膜的仔鱼侧卧在水底,6~7天会平游摄食。产卵期间,雌、雄亲鱼体都会出现明显的珠星和胭脂色。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胭脂鱼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胭脂鱼是什么鱼

胭脂鱼(别名:食底泥鱼),鲤形目吸口鲤科胭脂鱼属动物,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该类动物分布于中国长江和福建闽江。 胭脂鱼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其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

外形特征

背鳍Ⅲ-50~57;臀鳍Ⅲ-10~14;胸鳍Ⅰ-19;腹鳍Ⅰ-1;尾鳍Ⅴ-16-Ⅴ。侧线鳞48~53(上鳞数:10~13,下鳞数:8~10);鳃耙外行16+18,内行18+24;下咽齿50~89。

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40倍,为尾部长5.6倍。头稍小,侧扁,较体很低;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径4倍,为眼间隔宽2倍。吻钝,略突出。眼位于头侧上方,距头后端较距吻端稍近。眼间隔宽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稍前上方。口下位,马蹄形,宽大于长,后端仅达鼻孔下方。唇发达,不中断,下脣尤宽且后缘有小穗状突起。两颌无牙。鳃孔大,下端向前至多达主鳃盖骨中央下方。鳃盖膜互连,连鳃峡。鳃膜条骨3。外行鳃耙长约等于瞳孔1/2,内行很短。下咽齿侧扁,钩状。肛门邻臀鳍始点。

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

背鳍很发达,始于胸鳍基稍后上方;背缘斜凹,第1分支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6倍。臀鳍位于背鳍后段下方;第1分支鳍条最长,约等于头长。胸鳍位置很低,圆刀状;第2-3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8倍。腹鳍基距胸鳍基较距肛门略近;第2~3鳍条最长,约等于胸鳍,约达肛门。尾鳍深叉状,下叉常较长。

体长100毫米以下小鱼全身微黑,体侧在腹鳍基前后各有一横斜红色宽纹。体稍大,横纹渐消失;体长约达一米时全身胭脂红色,而雌鱼黑紫。鳍亦红色;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胭脂鱼模样奇特,尤其幼鱼形体别致,色彩绚丽,并且幼鱼期游动缓慢而显文静,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十分有趣。胭脂鱼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又因背鳍高大,流动起来如同扬帆远航,故有“一帆风顺”之称,为许多商家所喜爱。

经济价值

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千克,最大个体重可达30千克,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学术价值

胭脂鱼是胭脂科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唯一种类,具重要的学术价值。

胭脂鱼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胭脂鱼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属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