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高清)

洛阳龙鱼批发2024-05-23 17:15:015.34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和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高清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二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鱼

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有: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中国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钱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

1、黄唇鱼

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黄唇鱼体背部隆起,腹缘广弧形,尾柄细长,头中等大,侧扁,吻短而尖,侧线完全,几乎延伸尾部末端。体背侧棕灰略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略带淡黄色,胸鳍腋下有一黑斑,腹鳍及臀鳍浅色,尾鳍灰黑色。体长1~1.5米,重可达50千克。

2、松江鲈鱼

杜父鱼科、松江鲈属鱼类。头大,宽而平扁,棘和棱均为皮膜所盖。吻宽而圆钝,背面中央圆突。鼻孔每侧2个,均有短管状突起。眼较小,上侧位。口大,前位。鳃盖骨具一纵棱。鳃孔宽大。体无鳞,侧线平直。头、体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吻侧、眼下、眼间隔和头侧具暗色条纹。

3、克氏海马鱼

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是一种小型鱼类,体型奇特,头部的形状酷似马头,尖端生有5个短小的棘,头与躯干形成直角,身体的表面也没有大多数鱼类具有的鳞片,呈侧扁形,外面被环状的骨板所包裹,看上去又仿佛是披着铠甲的战马,所以被称为“海马鱼”。

4、中国胭脂鱼

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5、唐鱼

鲤形目,鲤科,为我国特有种。唐鱼体细小,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吻短而圆钝。多栖息在山区清澈的溪流微流水环境中。性活泼。虽然为生活在南方的群体,但尚能耐寒,当水温降至5℃时,仍能正常生活。杂食性小型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和腐殖质为食。

6、大头鲤

鲤形目,鲤科,鲤属。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体长达40cm,无须,或在口角具1对微小的须。体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偶鳍及尾鳍淡黄色,尾鳍下叶带红色。尾柄细长。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星云湖、杞麓湖等。

7、金钱鲃

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为我国特有种,几乎所有种类的生息繁衍都离不开洞穴环境。常见于云南东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阳宗海和滇池为最多。多生活于水面较开阔的静水湖泊中,平时多分散栖居于湖泊的出口或积水较深处。

8、大理裂腹鱼

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体细长稍侧扁。头小,略呈锥形。吻稍尖。口端位,口裂深而上斜,呈马蹄形。上下颌约等长,下颌内侧微具角质,不形成锐利角质前缘;下唇细狭,分左右两叶,表面光滑无乳突,唇后沟中断。

9、花鳗鲡

鳗鲡科、鳗鲡属动物。体形似鳗鲡,体长,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较背、臀鳍始点间距短。吻平扁。口角超过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中央无齿;两颌前端细齿丛状,侧齿成行。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

10、川陕哲罗鲑

鲑形目、鲑科。食肉性鱼类,生活习性等均与细鳞鲑相近,喜欢捕食大型水生昆虫、鱼类、两栖动物、水鸟和水生兽类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太白、留坝的汉水上游,青海班玛的麻尔柯河,四川西北部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高清) 观赏鱼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01

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等,产于长江,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

胭脂鱼又被称为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主要栖息于中国的长江流域。胭脂鱼属于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属于观赏性的鱼类,是卵生鱼类,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

1、外貌特征

胭脂鱼的嘴巴小,嘴唇有点厚,上面和下面的嘴唇都有一点凸起。背鳍的最底部非常的长,没有硬刺,有50根以上的鳍条。下咽骨像一把镰刀,下咽齿只有一行,排列数量多而密集,最下面部分弯曲。背鳍上面没有硬刺,臀鳍短,尾柄细长,鳞片大。

2、生活习性

鱼苗和幼鱼的时候,它们都会在水流较缓的砾石中栖息,大部分情况在水域的上层游动,它们主要栖息于湖泊和长江的中下游,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成年之后的胭脂鱼都栖息于江河的上游水域,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

3、分布范围

胭脂鱼是目前为止,亚口鱼科唯一分布在中国的种群,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但是在上游却有很多,福建闽江也有,但是目前很少能够看到。

4、生存现状

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 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 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 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5、保护级别

易危。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

6、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有哪些?

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金线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多鳞白甲鱼(多鳞铲颌鱼)。

农村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说的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这句话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

这里的“腊子”,“象”,“黄排”都是珍稀的鱼类,即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这其中中华鲟、白鲟的体积都非常大,而胭脂鱼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积和外形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所谓的“不像样”。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数量都已很稀少,中华鲟和白鲟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胭脂鱼则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又名腊子,是它生长迅速,寿命也非常长,它的体积也十分庞大,据民间记载,中华鲟的最大个体体重达680公斤。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身形像一把利剑一样,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长的,长度可达7米。胭脂鱼栖息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幼鱼和未成熟个体也见于江河中下游及湖泊中,主要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3~4月在江河上游急流石滩产卵。胭脂鱼唇厚,上下唇均具乳头状突起;下咽齿一行,数多,呈梳状;背鳍条多,延全臀鳍的后上方,成熟雄鱼的臀鳍及尾鳍具珠星。胭脂鱼个体大,生长较快,可长至60市斤以上,是大型经济鱼类。同时也是胭脂鱼科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唯一的种,具重要的学术价值,应重视资源保护。 在上海科技馆临展展览用模型真实还原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中华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模样,7米的白鲟、5米的中华鲟和1.4米的胭脂鱼,恐怕会刷新你对长江水生生物的印象。此外,还有汇集了长江源头、上游高山峡谷、中下游河湖平原不同生境中42件珍稀动植物标本的“长江好奇柜”,生动呈现长江作为生态宝库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经研究考证可能由长江流域农耕文明选育和利用的58种农作物标本,包含粮食、蔬菜、果树以及经济作物,充分展现了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不让这些保护动物灭绝。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长江胭脂鱼是仅存于我国长江之中的鱼,是当今国际名贵观赏鱼,1989年3月在新加坡国际观赏鱼博览会上获银奖,引起了国际观赏鱼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同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胭脂鱼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长江胭脂鱼又名火烧鳊,世代栖息于长江之中,其体型从小到大有一变态过程。幼鱼头小、侧扁,背鳍发达,体色呈桃红色或墨绿色,两侧各具三条黑色横斑。

不同阶段的胭脂鱼,其生活习性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幼鱼阶段的胭脂鱼,它们行动缓慢,喜欢生活在水流相对和缓的砾石区。待生长至半长成鱼阶段,胭脂鱼则会逐渐从水体上层转移至中下层生活,栖息场所变更为江、湖的中下游。待成长为成鱼之后胭脂鱼会变得十分矫健,这个阶段的它们已能很好地适应江河湖泊的上游环境。

胭脂鱼因为外形独特且色彩绚丽,再加上鱼色还会因情绪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所以观赏价值是非常高的。话说,便就是因为胭脂鱼观赏价值高,所以引得人类对其过度捕捞,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日渐减少。为了保护胭脂鱼,国家已将胭脂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关于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和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图片高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