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观赏鱼进口价格查询网站大全下载安装(印尼红鱼价格)

周口花鸟鱼虫市场2024-06-12 18:22:016.89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印尼观赏鱼进口价格查询网站大全下载安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印尼红鱼价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1956年出版的《国外观赏鱼手册》中提到了公子小丑,豆娘,河豚,花豹,玛丽,蓝魔等鱼种。Norbert Tunze 和 Erwin Sander同时开始的对这一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工作,此后不久分别在市场上推出了TUNZE和Sander两个品牌的蛋白质分离器。这种海盐在无脊椎动物的饲养中展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其海盐产品以及随后的鱼食产品逐渐受到欢迎。

今天给各位分享印尼观赏鱼进口价格查询网站大全下载安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印尼红鱼价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观赏鱼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水族的早期历史(1950年前)

水族爱好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就饲养供食用的海水生物;古代中国人饲养用于食用的鲤鱼,并且最终将其发展为锦鲤和金鱼这两类观赏鱼。在维多利亚时代,这种爱好重新兴起,那个时代由于自然博物热潮,人们纷纷在家里放置水族箱,以感受对自然的敬畏。那个时代一般解释光和作用,都是用水生生物来展示;同时对于南部海域以及新世界的探索,也使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生物,有些会被带回英国进行进一步的饲养,研究。

现在已知最早的现代水族行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玩具工业发展而来。最初欧洲是在玩具店里出售热带鱼的。在美国,则是一家叫做Mattel的公司,最早创立了Metaframe品牌,成为了“玩具鱼”饲养的重要基础。一些水族产品的指南里仍然会提到“玩具鱼”的名字,比如德国的海盐和添加剂生产厂商Hans

Weigandt。最早被人们饲养的热带鱼是胎生鳉鱼,主要是因为它们容易饲养和繁殖,而且原产地离美国也比较近,此外小鲈鱼也是比较常见的。

早期的水族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些设备。它们依靠的是水生植物和自然光,水族箱本身是用石板和玻璃,加上一个铁框子,然后用腻子和沥青粘接上的。鱼食包括干燥的蚂蚁和麦片,以及从池塘里捞的一些小生物。保温是使用一个小的煤气灯在石板下加热。有些水族箱为了保温的需要,会用一个金属底板来调节温度。就是这些东西,使我们开始走向今天的水族行业。

走向今天的海水水族的第一步,是航空技术的出现,在航空运输出现以前,我们根本无法从大海运输活的鱼类到市场上。商业航空直到二战以后才成为主流,也是在这个时候,用于观赏的水族生物的种类开始增加了,同时观赏性海水水族作为一个爱好开始出现。

在稳定的生物货源保证以及新的加氧和绝热包装技术的支持下,水族技术开始了它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60年代,水族过滤和循环的主要动力只有空气,比如早期的底沙过滤和内部过滤。水族用的气泵的发展也是渐进的,最早由德国的KDA在1908年发布的水族气泵是靠水力运转的——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实用的设计;随后发展出的由调速齿轮驱动的活塞式气泵,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和清理工作;最后更加安静,不需要经常维护的震动膜气泵出现了,称为了主流。早期的气泵和原始的过滤装置,就是那个时代的海水爱好者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不过即使有这些“技术”的帮助,那个时代如果你无法获得天然海水,还是无法涉足海水水族的。这个时候人工海盐已经出现了,但是质量低劣而且数量有限。

第一款水族用气泵,大约出现在1908年.由水力驱动。K.D.A. 制造

50年代

如果看看50年代中期的水族著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爱好的出现,以及那个时代的爱好者面临的挑战。1956年出版的《国外观赏鱼手册》中提到了公子小丑,豆娘,河豚,花豹,玛丽,蓝魔等鱼种。那个时代的水族大师已经可以养活蝴蝶鱼和小型神仙了,而黄鳍鲳和鲈鱼类的观赏鱼也会偶尔出现在鱼店里。美国本地产的海马,也可以短时间的存活在水族箱中。

那个时代主流的水族箱的容积是80L左右,带有强力的气动过滤装置,鱼缸里会放置很多死的珊瑚骨骼(经过仔细的清理,那个时代认为养活珊瑚是不可能的)。推荐的鱼食是各种天然的鱼肉,贝类,虾,小鱼以及丰年虾。鱼缸需要手动补水,灯光要维持在较低强度,否则水会很容易变成绿色。人工海盐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这个时代一个值得一提的成就,是摩纳哥水族馆的J.

Gernaud博士成功的在人工环境下繁殖了三点光鳃雀鲷,以及使公子小丑产卵。

60年代

60年代是一个重大创新的时代,西德的经济复苏使得很多人进入到水族爱好者的行列,因而出现了很多水族公司。1960年还是一个电器维修工的Norbert

Tunze,发明了水族用的小型潜水泵。就像很多发明一样,这一发明也是一些意外因素混合这一些灵感导致的:Norbert接到了一个修理玩具火车马达的任务,他因此接触到了一个伊罕(Eheim)马达(那个时候伊罕还是玩具制造商),他尝试着用这个气冷的泵带动他自己的一个淡水缸里的水运动,发现鱼儿很喜欢这种水流,显得更加欢快,随后他写信给伊罕公司建议他们研发水族用的水泵,但是伊罕拒绝了这个要求,他们认为水族市场还不成熟。因此Norbert

Tunze只好自己在家研究,并且成功开发了第一款水族水泵,称Turbelle,这是“涡轮”一词和德语“蜻蜓”的组合。这种最初的潜水泵功率为8W,流量430L/H。这款水泵完全是手工制作的,甚至连塑料外壳都是手工制作的。从此,水族用的潜水泵不断发展,这种新技术最终被广泛的使用于水族领域。

最早的Turbelle水泵, 全手工制作,甚至外壳也是手工浇铸的。 Norbert

Tunze在自己车库的工作台上完成了它的制造。

60年代另一个重大的发明就是蛋白质分离器,这一发明是来自于1963年德国的左林根的一个爱好者的观察结果,他发现在底滤上水管中,有褐色的泡沫聚集,因此他开发了一个装置,可以把这些聚集的泡沫收集到一个容器里,他将这一发现的过程呈送给了研究动物行为学的Max

Planck学会。Norbert Tunze 和 Erwin Sander

同时开始的对这一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工作,此后不久分别在市场上推出了TUNZE和Sander两个品牌的蛋白质分离器。

这是依罕的工业用水泵,水流方向是向上的,Norbert Tunze 利用类似的原理制造了水流方向向前的水泵。

另外一个对于海水和淡水水族都很重要的设备就是可靠的加热装置。第一款安全的水族用电加热棒是由Eugen

Jager发明的,随后他创建了著名的加热棒品牌Jager。其实此前也有电加热装置,但是其安全性很差,盐蒸气和溅出的水都可能影响其安全——Jager的设计则首次使用了耐热的硼酸盐玻璃和双金属温度控制器。UV灯在这个时代也趋于成熟,以前的紫外线杀菌灯需要水流慢速的通过一个暴露在紫外灯下的浅盘,而第一款防水的管状UV灯也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其中的Angstrom

2537直到今日还可以看到,当然已经改进很多,最初UV灯更换灯管必须送回原厂,因为管子是用玻璃胶密封的。

很快,现代技术的人工海盐开始出现,类似Hans Weigandt,Tropic Marin以及Instant

Ocean(红十字)几个品牌都出现在市场上。Instant Ocean是Aquarium

Systems公司生产的产品,该公司是一个石化企业STP的分支。而STP的总裁本身是一个狂热的海水水族爱好者。Tropic

Marin这个品牌是由Biener博士自己开发的,并且在法兰克福的一些鱼店销售。这种海盐在无脊椎动物的饲养中展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其海盐产品以及随后的鱼食产品逐渐受到欢迎。Hans

Weigandt的海盐在美国比较知名,由HW实验室开发。这三种海盐在那个时代是主要的人工海盐产品,它们融合了所有必须的微量元素因而非常接近天然海水。优秀的人工海盐的出现,使得内陆的人们也可以涉足海水水族领域。

1965年1月,美国第一个专注于海水水族的杂志《海水水族》(Saltwater

Aquarium)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出版。通过阅读那个时代的杂志,我感觉60年代的水族技术和50年代区别不大:底沙过滤,粗珊瑚沙铺底,装饰性的死珊瑚骨,以及主流的80L水族箱等等仍旧是主流。在杂志上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到人工海盐和活性炭的登场,以及第一本讲述海水水族的书籍,可以看到新的Sander臭氧机的广告,还有新的硅胶粘合的水族箱。饲养珊瑚和藻类的文章开始出现,不过它们都明确提到这些生物无法长时间饲养——看起来高营养盐和低光是主要的问题;文章提到了虾虎的繁殖和章鱼的饲养。虽然这个时代饲养很多海洋生物还不成功,但是未来成功维持海水水族箱的主要基础工作都已经完成,1966年Straughan先生的一片名为“海葵石”的文章中,第一次出现了“活石”的概念,他描述了这些石头石如何改善水质,帮助我们饲养更困难的生物的。

在60年代的末期,与今天相比那个时代的爱好者只缺两样东西:知识和光照技术。此后的20年中,人们可以更长时间的饲养海水鱼类:更好的水流带来足够的氧气,蛋白质分离器可以帮助维持水质,我们可以得到接近于自然的水质环境,而新的硅玻璃胶使我们可以建造更大的水族箱。

70年代

在70年代,出现了两本重要的出版物,一个是Peter

Wilkens的书《热带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族箱》,这本书中提出了后来被称为“柏林系统”的技术。再有就是Martin

Moe开发出了可以满足商业需要的小丑繁殖技术。然而这个时代的多数普通海水水族爱好者的技术并未有巨大改变。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会去尝试大型的海水观赏鱼。由于早期的过滤系统的不完善,以及知识的缺乏,这个时代的爱好者要经常借助铜来对付鱼类的寄生虫。而这个时代很少有人在鱼缸里饲养无脊椎动物,因为人们不了解它们的需要,同时用于治疗鱼类疾病的含铜药物也使得人们无法饲养它们。

70年代的水族技术作品中还是体现了一些变化。首先,电动泵驱动的过滤装置变得日趋普遍。Herbert Axelrod的公司Miracle

Pet将依罕的“Miracle”过滤器进口到美国,同时Jager加热器也出现在美国市场上。Metaframe带来了冷冻鱼食——名为“San

Francisco Bay 冷冻丰年虾”的产品,还有外挂过滤器。70年代市场上最好的水族进口公司就是夏威夷海水进口公司。1971

9月和10月的《海水水族》杂志介绍了这家由Cal

Adger拥有的公司,他们的鱼店里有一个接近5吨水的展示缸以及豪华展示厅,顾客可以选购展示缸中看中的鱼。在那篇文章发表的时候,他们的展示缸里已经可以看到皇后神仙,老鼠斑,关刀,粉蓝吊,蝙蝠以及小丑炮弹。很明显的是这个时代爱好者可以选择的鱼种已经比50年代丰富的多了。这个时候水族箱的规模也可以满足这些鱼只的需求,他们的小丑炮弹被放在一个800L的水族箱内。这个时代市场上可提供的设备已经接近现代水族市场,包括:Hans

Weigandt的海盐和添加剂,Sander的臭氧机和化蛋器,依罕的过滤桶,硫酸铜治疗剂,以及Angstrom 2537

UV灯。需要提一下的是,直到今日,夏威夷海水进口公司仍然在代理上述产品,并且在获得生产授权后仍然在一直生产Angstrom 2537

UV灯。

另一本70年代创刊的海水水族刊物是《热带鱼爱好者》。该杂志对很多至今仍然存在于美国各地的鱼店给予了评价,并且讲述了一些难养品种的日常管理问题。另一本称为《国际水族文摘》的杂志中所描述的养鱼技术已经可以被现代的爱好者所接受了:包括了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和大型的过滤装置。在1974年冬天的一期《热带鱼爱好者》中,就已经提到了毒鱼的问题。在与Adger的私下沟通中,他说正式这篇文章,使他结束了生物贸易。这个时代由于对于海水观赏鱼的需求大大增加,使得毒鱼横行,鱼只质量大大下降,来自菲律宾的毒鱼遍及北美,这种情况一直到80年代菲律宾政府立法禁止毒鱼以后才得到改善。但是不幸的是,即使这样,这个国家中仍然存在大量用氰化物捕捉海水观赏鱼的做法。

80年代

80年代,一些事件彻底的改变了海水水族的面貌。德国政府在这个时候全面禁止进口蝴蝶鱼和神仙鱼。这主要是来自环保组织的压力,因为他们认为人们无法在人工环境中很好的照顾这些鱼种。另外,政府的调查数据也显示这些鱼类在爱好者手中的死亡率很高,而在那个时代,德国的爱好者都偏爱展示众多华丽的大型神仙的鱼缸。政府的一纸禁令使得这些鱼类几乎一下子变成无法获得的生物。但是幸运的是,这促进了另一个方向的进步:既然政府不允许进口珊瑚鱼,德国的爱好者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珊瑚。

柏林的水族社团以及Peter

Wilkens(柏林概念的创始人)开始积极的推进关于珊瑚对光照和营养需求的研究。最终,当柏林水族社团开始采用金属卤素灯技术的时候,现代海水水族技术的最后一块拼图被找到了...

最初被用于水族照明的是6000K的金属卤素灯,虽然颜色看起来不是很好,但是毕竟珊瑚在这种光线下可以正常的存活,通常他们使用商业用的欧斯朗灯具,同时使用来自飞利浦的荧光灯来补充420纳米波长的光(最利于光和作用的波长)。荧光灯的照射同时可以引发珊瑚的荧光反应,弥补了早期金属卤素灯的色彩偏差。

这种荧光灯本来是用于医学的,它被用来照射患黄疸病的幼儿,它的光谱可以帮助肝有问题的孩子合成必要的色素。现代海水水族这块由多个技术拼图组合成的画卷,现在终于是完整的了。柏林水族社团的先锋份子,例如Dietrich

Stuber,最先在水族箱中成功的养育了轴孔珊瑚,直到今日,很多这种轴孔珊瑚种类还被称为“Stuber轴孔”。

最早出现在美国市场的文氏管式电动蛋白质分离器,大约在1981年,由那是的Aquarium Products设计生产

柏林水族社团使用的方法,就是当初Peter

Wilkens在其《热带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族箱》一书中提出的模式,那个时候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活石(大约每4L水1KG活石),并且使用了石灰水补水。过滤体系中还包括了干湿过滤以及蛋白质分离器,以及颗粒状的活性炭。这些方法同时使用来处理含氮废物,保证了低营养盐高氧环境,同时确保了珊瑚健康生长所需要的PH值,硬度和钙含量。再加上合适的水流和光照,现在水族爱好者具备了成功养殖珊瑚的条件。

80年代晚期至今

使海水水族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的最后链条,是将新技术新信息广泛传递给所有的水族爱好者。柏林水族社团的成功,就在于它拥有大量的活跃会员,经常互相交流经验,而相比之下世界别的地方的很多爱好者还在痛苦的“闭门造车”。据我所知同时代在美国德州的一些爱好者在水族箱中养活垃圾海葵都觉得吃力。信息传递手段的缺乏使得世界上各地的爱好者很多都只拥有拼图的其中几块,而无法凑成一副完整的画面。80年代中期,Peter

Wilkens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同时George Smit将干湿过滤器介绍到美国,一本由Aquarium

Systems出版的称为《SeaScope》的小手册开始进入各个鱼店,其中介绍这些新的技术。80年代后期,Charles

Delbeek以及Julian

Sprung撰写的一些文章帮助这些知识进一步的传播开来,虽然那个时候美国也并没有广泛的采用新的饲养模式,但是1994年由Delbeek

Sprung编纂的划时代著作《珊瑚水族箱》使得柏林模式变得家喻户晓。随后Nilsen和Fossa翻译的《现代珊瑚水族箱》系列,对这些知识和技术又进行了补充。我们可以说国际互联网成为了海水水族拼图中的一大块,现代的国际珊瑚网站,比如Reef

Central,可以使得新的珊瑚培育技术迅速的为人所知。

从各个方面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组成现代珊瑚水族画卷的各个部分。历史发展是从不停止的,水族的历史也是一样,现代的技术日新月异,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们补充蒸发水份的工作可以变得完全自动化,同时监测PH,控制钙反和臭氧机工作的电子设备也变得普及。水解除氮装置以及太空时代的逆渗透技术也进入了日常的水族领域。如果水族箱中出现异常,现代的控制设备可以给主人发送寻呼信息。甚至于水族领域出现了厌倦技术,回归自然的态度,比如Lee

Chin

Eng和摩纳哥水族馆。随着海水水族的反展,人们对于水族箱中的生化过程的了解也逐渐增加,并且抛弃了一些曾经流行的设备。现在的互联网上,类似DSB,

藻类过滤,充水层以及ATS等等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有些爱好者甚至开始尝试抛弃蛋白质分离器——它多年来一直是珊瑚水族领域公认最重要的发明。

最早的成品钙反应器,出现在1989年,它的设计还比较原始,利用空气动力进行循环并且帮助二氧化碳溶解

Lee Chin

Eng

这个名字在早期的自然过滤方式先驱中间可能是最常提到的。在60年代早期,Eng先生居住在印尼,就成功的借助活石,活沙,天然海水,以及气泵造流等技术,成功的建立了珊瑚水族箱。但是他的成就过了一段时间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只有居住于海边的人才可能做到,世界其它一些地方靠海的爱好者,用当地原产的珊瑚和藻类也获得了类似的成功。而摩纳哥水族馆的Jean

Jaubert在1989年发表了Jaubert模式,这种模式借助充水层,或者厚沙层来建立一个低氧区域,使得厌氧细菌可以在那里将硝酸盐处理为氮气,这种方式可以长期地保持水体处于低硝酸盐状态而无需蛋白质分离器。

另一个在个人水族领域比较有潜力的方法就是ATS(algal turf scrubbers),它的理论基础由Walter

Adey提出,Walter

Adey供职于史密森学会的一个加勒比海珊瑚展示机构。这种做法使用一个浅盘,种植一些特殊的藻类来进行过滤,而且通过藻类装置与主缸设置反向灯光周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维持水族箱的PH值稳定。随着进入21世纪,所有这些方法都在逐渐的交叉融合,而新的方法也在出现,未来以新式的树脂和过滤材料的方法可能将进入我们的水族箱中。

最后作为总结,我这里有一个简短的采访记录,被采访者是德国的水族先锋人物之一的Dieter

Brockman,当我2004年5月在德国的时候,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谈到水族的历史,以及未来。下面是我整理的采访记录:

在过去的50年中,那些发明对于我们取得今天的海水水族成就是最重要的?

蛋白质分离器,灯光系统,潜水泵以及生物采集和运输技术的改进,包括采集较小个体,更好的运输保护知识以及更快的运输流程。

海水水族历史上有哪些是关键人物?

Peter

Wilkens, Sven Fossa 和 Alf Nilsen, Julian Sprung 和 Martin Moe,

以及那些传播海水水族知识的社区和组织。

您如何评价当今的海水水族状况?

我们输入了太多的野生个体,我们应当更依赖于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必须继续提高,以提供更多的种类,满足人们的需要。我想未来15年内全球可以达成全面禁止野生物种进口的协议。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播带来了好处,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错误的说明和欠考虑的所谓“经验”,其中一些还被当作实事来接受。(他特别提到了向鱼缸中加伏特加酒的做法,并且批评说这种方式对于负责任的珊瑚饲养者来说是不会被接受的,而且如果需要,安全的碳来源是可以买到的。)

您怎么看待珊瑚水族的未来?

进步将是指数级的。就好像用了30年的时间,计算机从一整屋子的电子管发展为今天的台式电脑一样,水族也是一样。人工繁殖的海水鱼将最终变得流行。当然需要面临的问题还包括经济问题,现在德国每年进口大约300只皇帝神仙,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让水族公司盈利。(德国在90年代初期取消了最初的神仙进口禁令)

野生捕捉观赏鱼必须遭到严格的限制和禁止,这样水族公司才可以在如此小规模的市场上盈利,当然那个时候价格会很高。

下面是我采访Julian Sprung 的时候,他对于水族未来的看法:

海洋生物的人工繁殖将流行起来,因为对于颜色更加独特美丽的杂交品种和优选种的需求将会增加,人工繁殖的鱼也更容易饲养。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使得珊瑚的颜色更加浓艳,同时其颜色不会受到水质和光照的影响,只要满足珊瑚健康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多数市场上销售的海葵来自人工繁殖或者商业克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可以使海水水族变得更加轻松,虽然这些技术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它确实对于环境有益。这样可以减少野生生物的捕捞量,因为人工的生物更容易饲养。不管怎么样,关键是要引导现在那些从事海水观赏生物采集贸易的人们,转变到海水生物培育行业中来。珊瑚农场应该坐落在太平洋地区,这样那些地区的居民可以从这些绿色生态贸易中获益,而避免去开采自然珊瑚资源。

总结

从最早的气动泵驱动的淡水水族箱开始,海水水族走过了一条很长的路。现代的珊瑚水族处于整个水族技术的最前沿。要感谢那些通过书籍,杂志和互联网传播的水族知识,我们未来的进步将是更加迅速的。回望过去,我们犯过的错误也是明显的。即使是Peter

Wilkens提出的今天广为流行的柏林模式中,我们逐渐发现干湿过滤是不必要的,柏林模式的三个基本技术设备仅仅是水泵,高强度光照系统和蛋白质分离器。当然,柏林水族社团还为我们带来了维持正常的硬度和钙含量的方法。我们也不会忘记为了今天的水族技术成就作出贡献的其他人,比如Lee

Chin

Eng以及早期的一些冷水海水水族爱好者,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试验而得到的知识。我们的水族技术将继续前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对于这些动物以及环境的责任,无论是那些我们养在水族箱中的生物还是生活在野外的生物,它们是我们的灵感源泉。

新买红龙鱼怎样喂养

红龙鱼是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体型与金龙鱼、红尾金龙相似,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和血红四种,其中以血红色最为漂亮名贵,且数量极少。由于中华龙文化的影响,龙鱼成为吉祥化身,有招运进宝之意,故被雅称为风水鱼。

目录[隐藏]

品种描述

分类概述

1号红龙

2号龙(橘红龙)

性别判断

发色条件概述

水质

环境

扬色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2、喂食合成色素

3、饥饿扬色

4.盲龙

种群现状概述

新加坡

印尼与马来西亚

日本

品种描述

分类 概述

1号红龙

2号龙(橘红龙)

性别判断

发色条件 概述

水质

环境

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2、喂食合成色素

3、饥饿扬色

4.盲龙

种群现状 概述

新加坡

印尼与马来西亚

日本

[编辑本段]品种描述

红龙鱼(图2)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藉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藉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藉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印尼虎和泰国虎这两类鱼是观赏鱼中比较出名的,印尼虎和泰国虎有什么区别?

对于喜欢饲养观赏鱼的人来说,印尼虎和泰国虎对他们来说绝对不陌生。这两种鱼在观赏鱼中比较有名,很多爱好者都喜欢饲养。虎鱼因其拥有明亮的黄色体色和像老虎一般威武霸气的黑色条纹而得名,但是虎鱼分为泰国虎鱼和印尼虎鱼。这两者别看都是虎鱼。但是在生活习性、外形以及价格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两种鱼已经是凶猛的老虎,有些人可能会看到它们的名字,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这两种老虎的外表有黑色和黄色的条纹,它们的外表看起来很像老虎的颜色,而且由于它们大多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所以被印度尼西亚虎和泰国虎称为。但是,虽然它们在外观和颜色上有些相似,但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印度尼西亚虎的体型比泰国虎小很多,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但当然前提是它们都饲养得很好。

在栖息地方面,印尼虎喜欢较暗的环境。如果是白天或者灯光下,它们大多喜欢躲在角落或者可以躲的地方,等到环境暗了才出来觅食,而泰国虎喜欢躲在比较亮的地方,在白天或在灯光下,他们非常喜欢它。人们普遍喜欢在光线下看鱼,所以他们比较喜欢泰国老虎。

体色方面,泰虎金色粗犷的花纹搭配浓烈的墨色,给人一种极好的视觉感受。印尼虎因为栖息地的原因也是黄黑色的,但它喜欢黑暗的环境,所以慢慢地发展出保护色,身体会变黑。这么多买印尼虎回家观赏的人,很无奈的看着自家的鱼身上泛着黑色的颜色。

其实,如果你知道印尼虎和泰国虎的区别,你仔细看就能很快分辨出来。但也要注意,如果投喂不好,那么鱼的观赏性也会相应下降。

观赏鱼市场前景

试论观赏鱼的发展前景及对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

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观赏鱼市场和观赏鱼养殖现状

观赏鱼—般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其他观赏鱼及海水其他观赏鱼。观赏鱼贸易品种大约有1600多种。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加勒比海地区,肯尼亚、毛里求斯和红海沿岸国家。观赏鱼出口亚洲居首位,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欧洲的淡水观赏鱼出口国主要为德国、比利时和荷兰:海水观赏鱼出口国有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中国以淡水观赏鱼养殖为主,主要是出口贸易,1999年出口金额232.2万美元,占世界观赏鱼出口总额的1.4%观赏鱼进口额22.4万美元,仅占世界进口总额的0.09%,广州和上海是主要进出口地区。中国金鱼驰名中外,中国对国际观赏鱼市场的参与度逐渐增长。

二、我国观赏鱼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

1、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养殖金鱼出口合格率(99年统计数)仅为5%。多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源于渔民的探索和积累,缺少引导和扶持,更缺少自己的特色。养殖品种、品质档次低,体形和色泽没有特点。观赏鱼出口不畅,观赏鱼市场虽活跃,但总形成不了规模。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低、开发潜力大,如果把问题和差距视为潜力,尽快提高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我国的观赏鱼养殖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缺乏行业组织,盲目生产,行业内信息不灵,国外观赏鱼市场情况的掌握不足,各自为政的现象已适应不了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内部竞相杀价,让外商坐收渔利。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组织好观赏鱼生产,占领观赏鱼国际市场是急需探究的课题。

3、我国观赏鱼出口包装技术差,产业规模小。我国观赏鱼年出口量超1亿尾,占世界观赏鱼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金额仅占世界出口金额的1%多一点。因包装技术差和不熟悉国外市场,进出口存在着转口贸易或代理现象,大部分获利被外商轻易拿走。

4,观赏鱼养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品流通市场不畅。近几年兴起的观赏鱼饲养热,急待建立以苗种、饲料、病害防治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观赏鱼养殖的服务体系。

5,从事观赏鱼养殖的专业人员缺乏。强大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观赏鱼养殖生产发展的可靠保证。

三、发展我国观赏鱼的对策

1、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提高档次。要以我国特色观赏鱼——金鱼为主,提高出口合格率,开拓国际观赏鱼市场。科学系统地整理、总结、研究传统的养殖技术,建立金鱼原种繁殖基地,将科研与普及相结合,研究开发、推广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导科学养殖观赏鱼,为生产者提供信息和指导,使休闲观赏鱼饲养久盛不衰。

2、理顺产销体系,避免不合理国内价格竞争。建立健全中国金鱼、观赏鱼进出口机构(或者是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协调好产销各环节的出口价目,使养殖生产者和出口营销者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也要协调好对外供给价格,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服务,做好生产、收购的组织工作。

3、进一步改进包装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加强科学管理及进行检验检疫,确保观赏鱼进出口顺畅和安全。避免品种引进时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保护好观赏鱼产业。

4、扩大观赏水族出口品种,发展有长远竞争力的观赏鱼品种及其他珍稀水生动物、植物等,以扩大出口创汇。

5、椎进观赏鱼产业化。观赏鱼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股份合作和家庭式经营的基础—亡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

具特色的产业链,以达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鱼业现代化。要培养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强大推介、示范带头作用,提供国际市场对路、品质优良的观赏鱼苗种,实行“公司十农户”的集团模式,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步伐。

6、重视观赏鱼专业人才的培养,挖掘并培养好源于第—线的专业人员,在高校设立适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专业,培养观赏鱼产业人才,改变观赏鱼养殖生产现状,适应国际观赏鱼市场发展的需要。

个人从印尼进口观赏鱼到广州如何通关

1.要先在印尼进行隔离检验检疫,并出具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

2.运到国内后进行隔离检验检疫.要在这个隔离场所定的机构.

3.通关交纳税费可以参考一下《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在锦程订舱中心的常用工具上看见的,参考。

印尼观赏鱼进口价格查询网站大全下载安装(印尼红鱼价格) 观赏鱼进出口

观赏鱼泰北虎值钱还是印尼虎值钱

价格差不多,泰北都是3纹的,但难养宜暴毙。印尼好样,但难出精品。

关于印尼观赏鱼进口价格查询网站大全下载安装和印尼红鱼价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