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图)

六盘水花鸟鱼虫市场2024-05-22 01:15:014.31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文/张晓君 3月23日晚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金龙鱼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受到去年疫情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金龙鱼全年仍然实现营收1949.22亿元,同比增长14.2%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1%。金龙鱼2020年业绩增长势头向好,主要受益于公司30多年来坚持深耕渠道经营、优化品牌产品的发展理念,二者持续推动金龙鱼产品销量增长。其中,金龙鱼位列第一梯队。

今天给各位分享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金龙鱼为何跌跌不休

原因是期货合约到期了要平仓换月,即便下单的多空一直不变,这个过程中也要开仓、平仓、再开仓、再平仓,所以平仓的过程中,亏损就实实在在的发生了,然后就要计入当期的利润表。

拓展资料:

一、在几个月前的金龙鱼年报分析中,刺客明确说过:90倍估值的金龙鱼比90%的白马股都要贵,一旦杀估值,市场的情绪会比较惨烈。

股价经历长达半年的下跌之后,金龙鱼市值已经从顶峰的七八千亿跌到了3800多亿。

市场对金龙鱼的担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上半年大宗原材料涨价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二是估值太高了。

其实金龙鱼中报发布后,业绩并没有这么糟糕。上半年营业收入1032.3亿元,同比增长18.69%;归母净利润29.70亿元(2019年为15.97亿),下滑1.24%;扣非净利润39.12亿元,同比增长36.64%。

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说明金龙鱼上半年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此外也说明主营业务增长强劲。

二、套期保值相关亏损

金龙鱼上游的主要材料是大豆,大豆属于大宗农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大,所以公司为了控制成本波动,会做一定的套期保值。

从上半年公司的营收成本来看,金龙鱼的套期保值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18.69%;营业成本增速17.63%。

大豆下游大部分公司都因成本上涨导致业绩下滑、毛利率下滑。比如调味品整个行业都崩了。

金龙鱼上半年公司套期保值相关业务亏损11亿元,这样的亏损其实是套期保值必然要发生的。

套期保值,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现货交易的时候,在期货市场上同时进行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交易。

比如现在买入1000吨的大豆,然后在期货市场同时卖出1000吨的大豆,大豆涨了,现货赚期货亏,大豆跌了,期货赚现货亏,基本锁死了成本。

金龙鱼净利突破60亿 渠道优势不断扩大

文/张晓君

3月23日晚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金龙鱼(300999.SZ)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受到去年疫情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金龙鱼全年仍然实现营收1949.22亿元,同比增长14.2%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1%。

金龙鱼在年报中表示,2020年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因为厨房食品业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拓展产品销售网络,强化市场营销工作,推出高端产品和新产品,以及增加了工厂布局等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另一方面,是因为非洲猪瘟对饲料原料业务的负面影响消退,国内生猪存栏量明显回升,饲料原料业务的销量、收入和利润均有所上涨。

财报显示,在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金龙鱼各业务板块保持增长,其中厨房食品实现销售额1212.02亿元,同比增长11.4%;饲料原料及油脂 科技 销售额724.90亿元,同比增长18.9%。公司整体毛利率达12.33%。

金龙鱼2020年业绩增长势头向好,主要受益于公司30多年来坚持深耕渠道经营、优化品牌产品的发展理念,二者持续推动金龙鱼产品销量增长。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金龙鱼已实现全球化采购,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具备行业领先的产能规模,拥有完善的直销+经销模式,实现零售、餐饮、工业渠道全覆盖。

尼尔森对全国小包装食用油、包装面粉、包装米市场的零售研究数据显示,金龙鱼在2017-2019年三年间的现代渠道市场份额排名位居第一。

目前,金龙鱼拥有完整且全覆盖的产品品类,业务涉及零售、餐饮、食品工业、饲料原料及油脂 科技 。近年来,金龙鱼不断推出符合当下消费观点和潮流的新品,如“零反式脂肪”系列食用油、功能性面条等,产品一经上市大获消费者好评。

同时,凭借其领先技术优势和强大研发实力,金龙鱼不断推动厨房食品的品类革新,通过扩充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类及销量,推动旗下厨房食品的销量、收入和利润增长。此外,公司还一直致力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

多年来,金龙鱼始终注重品牌维护,采取多样化品牌运作方式,包括媒体投放广告、 娱乐 营销、 美食 产品营销、文化营销、 体育 营销或者新媒体营销等多种方式。例如,集团旗下的主品牌“金龙鱼”牵手冬奥会并重新定义食品 健康 的新高度,集团的“胡姬花”古法榨油技艺则入选了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财报披露,疫情期间金龙鱼在快速的策略调整和整体布局下,面向家庭消费的小包装产品和面向食品公益的产品销量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餐饮渠道产品销售的下滑,总体销量实现稳步增长。

30多年以来,金龙鱼的销售渠道一直以直销、经销并驾齐驱,并通过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打造全国性的渗透营销渠道。线上营销渠道主要由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构成;线下营销渠道包括经销和直销的零售渠道,以餐馆和酒店集团为代表的餐饮渠道,以食品工业、面粉、饲料原料渠道为主的工业渠道。

在进一步深耕渠道布局的同时,金龙鱼也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餐饮供应链平台,借助数字化渠道的分销网络和大数据优势,让产品能精准触达上千万用户。同时,通过数字信息化思维,金龙鱼搭建了经销商信息系统,共享经销商的运营管理数据,第一时间掌握不同产品的销售、库存情况,科学排产,从而提升运营效率。

据了解,早在2013年,金龙鱼就开设了天猫旗舰店。其官方旗舰店的数据显示,有超过20款商品链接的月销量过万,其中销量排行第一的是主打易消化易吸收的功能性面条——金龙鱼优+活性发酵空心挂面。通过收集线上销售数据,金龙鱼能够清楚掌握消费者对各产品的反馈情况。如今,金龙鱼旗下“欧丽薇兰”、“胡姬花”等品牌也相继进驻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

与此同时,金龙鱼积极拓展新零售和加速渠道下沉。在经销渠道上,金龙鱼进行自有经销网络下沉,入驻京东、快驴等电商和生鲜平台,并先后与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等社区零售电商达成合作等。

在消费分级的时代背景下,每个层级的产品都有其对应的市场,因此品类创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在米面粮油市场,随着餐饮连锁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 健康 意识逐渐提高,呈现出更倾向于选择品牌粮油产品的消费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的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前四名的市场份额达到63.8%。其中,金龙鱼位列第一梯队。而在大米分区,高端化成为大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大米的产地属性、有机属性等附加特征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大众在烘培产品上的消费增加,也促使了面粉的细分化和高端化发展。

不同的时代背景催生了应时的产品品类。回顾30年前的粮油市场,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消费者告别粮油配给制。金龙鱼顺应时代趋势,于1991年率先上市小包装油品产品,推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革命,改变了厨房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随后,金龙鱼将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化发展经验成功推广到米面品类,在2006年推出包装大米,2009年又推出专业化、差异化的包装面粉。

小包装厨房食品成为金龙鱼成功抢占消费者选择的范例。依托现有渠道快速布局,金龙鱼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业务上,并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和拓展新品类。目前,金龙鱼旗下品牌已覆盖高端、中端和大众端多系列,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近年来,为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消费者不断提升的 健康 意识,金龙鱼抓住机遇,持续推广现有的高端产品及更多优质新产品,推动公司优质营养的产品销量增长。

以食用油领域为例,公司推出了“金龙鱼”稻米油、外婆乡小榨菜籽油、“欧丽薇兰”橄榄油、“胡姬花”花生油等高端产品,均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根据尼尔森数据,欧丽薇兰,连续9年在中国橄榄油市场排名第一。

去年,金龙鱼还与多个一线品牌跨界联名合作,进一步加深品牌渠道布局,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2020年中国品牌指数数据(C-BPI)显示,金龙鱼位居食用油、面粉品类榜首。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实力,金龙鱼不断推动厨房食品的品类革新,先后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订及修订,并荣获诸多奖项。截至2020年底,金龙鱼已拥有专利546项,其中发明专利259项,并与政府科研院所、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和交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金龙鱼年报公布后炸锅了,哪些关键数据值得关注?

首先要强调的是:股市有风险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入市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只是基于年报等公开数据,进行分析而已。

有“油茅”之称的金龙鱼(300999),在资本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少关注。它上市之后的首份年报出炉之后,更是广受资本市场重视。各路人马纷纷进行深入解读,看好有之,看衰有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热闹非凡。

细看金龙鱼的财报,我们发现金龙鱼有些关键数据,确实值得我们关注,譬如营收、利润、分红等。这些数据,有些非常出彩,有些十分惨淡。这大概就是金龙鱼年报公布之后,出现炸锅的原因。

1.0  巨无霸式的营收

金龙鱼2020年的营收将近1950个亿(后面直接使用1950亿这个数据)。1950亿的营收,放在A股里,是了不得的数据。截止到今天(2021年4月7日),A股营收超1950亿的公司,只有30家(部分公司年报未公布,数据不全),2019年是40家。

如果把金龙鱼放到食品饮料行业里进行对比,1950亿的营收更是巨无霸式的存在。要知道,大家心目中的“神股”茅台、海天,2020年的营收不过950亿和228亿而已。又譬如双汇,肉中茅台,2020年营收不过740亿而已。

2.0  巨额的净利润,微薄的净利润率

金龙鱼2020年的净利润是60个亿。60个亿净利润,不是一个小数据,2020年在A股市场,进入前100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2019年A股市场净利润超60亿的公司,仅有84家,2020年目前是66家(部分公司年报未公布,数据不全)。

不过,1950亿的营收,仅有60亿的净利润,金龙鱼的净利润率真的不高,不到3.1%,相当的微薄。大家之所以疯狂的追捧茅台等白酒公司,高利润率绝对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2020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超过50%。

3.0  小气的分红

金龙鱼2020年的分红预案显示,金龙鱼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1元(含税)。简而言之,金龙鱼计划总共拿6个亿出来分红。赚60个亿,分红6个亿,10%的比例。这样的金龙鱼,算不上大方。不过,好过不分以及没得分的公司。

10%的分红率,相对其它很多“茅”,金龙鱼的分红率是偏低的。譬如“酱油茅”海天,近几年的分红,都维持在30%以上,譬如“水电茅”长江电力,它的分红甚至高达70%。相对金龙鱼现在70多的股价,0.1%都不到的股息率,只能感慨一声,太小气。

4.0  金龙鱼的酱油或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营收、净利润、分红,肯定必须重点关注。不过,除此之外,金龙鱼年报里,还有其它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在年报里,我们可以发现,金龙鱼在食品行业的布局非常广泛,米、面、油、调味品均有全面深入的布局。

这里头,需要重点关注的调味品。因为海天的出现,大家都知道酱油是一门好生意。按照金龙鱼的品牌以及渠道,金龙鱼的调味品在未来或有挑战海天的可能性。一旦金龙鱼的调味品,能够真正打开市场,金龙鱼未来成长空间,充满想象。

5.0  一家独大的股东,以及偏高的市盈率

金龙鱼的年报显示,它的控股股东是一家名叫Bathos的境外企业,持股份额高达89.99%。这里也意味着6亿的分红,有将近90%的被Bathos拿走。经过层层的股权穿透,我们发现金龙鱼最终隶属新加坡富豪郭鹤年家族控制的丰益国际。

至于排名第二的股东,仅有0.55%的股份,不说也罢。排名第二的股东可以不说,但金龙鱼的市盈率不得不说一下。目前金龙鱼高达72.69的市盈率,对于一家传统企业而言,实在太过偏高。这,大概也是近几个金龙鱼股价大幅回落的原因之一。

16个月蒸发5400亿,“油中茅台”金龙鱼咋了?外资身份被发现了?

随着全球粮价的暴涨以及黑天鹅事件的频繁发生,有着几千年农耕传统的中国,对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开始愈发重视。然而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国内的各大商超里,一些号称“国民品牌”的副食品,却有着浓厚的“外国血统”。

比如河南双汇,控股方是美国高盛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银鹭食品,是瑞士雀巢的下属品牌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哈尔滨啤酒,隶属于比利时啤酒巨头百威集团。而相比以上企业,名字颇具“中国风”的金龙鱼,外国血统更“纯正”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双汇、银鹭、哈尔滨啤酒等多是被外资收购后,变成了外资品牌的。

而金龙鱼,本身就不是中国品牌。如今更是因为股价暴跌,引发了19万股民的焦虑。

在粮油生产领域,“油中茅台”的金龙鱼市值曾一度比肩“当红炸子鸡”比亚迪。2021年1月,金龙鱼A股市值一度达到7861亿元。与之对比,今年4月份,拿下“国内第一车企”头衔的比亚迪,总市值也才有7074.08亿元(wind数据)。

但可惜的是,金龙鱼高光之后便是低谷。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金龙鱼的股价一路下滑,已经从最高点的145.51元跌至如今的45元。市值更是在16个月内蒸发掉了5400亿,仅剩2400亿,跌幅达68.97%。这不禁让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我们好奇,金龙鱼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的国内吸引外资政策的放宽,马来西亚著名富商郭鹤年领衔一众东南亚华侨,来大陆开展投资。与同一时期进入内地市场的李嘉诚不同,郭鹤年的大陆投资并未局限于“楼市地产”,而是广泛分布在商务地产、服务业、粮农加工等多个领域。

1988年,郭鹤年投资设立的南海油脂,其既是如今金龙鱼品牌的母公司——益海嘉里的前身,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私营油脂工厂。1991年,益海嘉里向市场推出首款瓶装食用油——金龙鱼。也借此,郭鹤年在内地开创了食用油销售的全新时代。

当国有粮油店还停留在散装称重阶段时,包装成桶的金龙鱼已经走进了商超,开启了市场化营销。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早,曝光率高,30多年来,很多国人一直以为金龙鱼是一家中国公司。

那为何金龙鱼这家一度成为国内“粮油一哥”的外企,股价会下跌如此严重?

经过后续30多年建设,“金龙鱼”品牌食用油在国内已设立生产基地64座,是集油脂贸易、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粮油巨头。其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30%以上,其中在2019年,市占率更是达到了40%。

那为何金龙鱼的市值却一跌再跌?难道因为不是“本土企业”,便不被国人待见了?虽说如今很多人已经知道金龙鱼并非民族品牌,但借助以往的口碑,购买金龙鱼的人还有很多。而引发金龙鱼市值暴跌的原因,有如下3个方面:

1、虚高的估值

其实,股价下跌的内在逻辑很简单,就是大多数投资人不愿以现在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而从金龙鱼财务状况分析,别说2021年高点的7000亿的市值,哪怕是如今的2400亿,很多人也觉得不值。

目前,金龙鱼的市盈率(PE)高达500倍,这意味着靠净利润,股东们要500多年才能回本。这样的回报率,谁敢来投资呢?

2、经营能力欠佳

根据已发布的财报,2022年第一季度,金龙鱼营收同比下滑10.97%。而根据2021年年报,金龙鱼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1.62%,为其从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低。2262.25亿元的总营收,只创造了41.32亿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仅为1.83%。对比同行海天味业,同年营收总额为250.04亿元,净利润为66.71亿元,净利润率高达26.68%,是金龙鱼的14倍之多。

3、营销模式守旧

除了刚入国内市场时开创多个“行业第一”后,近些年来,金龙鱼就陷入到了漫长的“创新乏力期”。

以营销战略为例,时隔多年,金龙鱼的营销渠道建设,依然局限于传统的经销制。在经销商较少的早期市场,金龙鱼可以通过与经销商绑定的模式,实现赢者通吃。

然而如今随着经销商转型成品牌商,以及中粮等国有品牌的“针锋相对”,金龙鱼即便增加每年的营销支出,却依然换不回以往的增长率了。

粮油行业表面看是一个“本大利薄”,赚“辛苦钱”的行业。粮油企业从农户手中将农作物收购后,会首先加工出麸皮、糙米等初级加工品,再经过清理除杂、调质、冷榨、过滤、毛油等步骤后,最终形成了走进千家万户的食用油。整套操作看起来简单,实则大有讲究。

目前,国内副食品巨头海天味业每年研发投入达7.7亿元,占总营收的3%。而金龙鱼不但只投入2.55亿元,且仅占总营收的0.1%。与海天味业相差近30倍。

不认真做产品、在新消费模式下不寻求转型升级,即便曾是行业龙头,在大浪淘沙下,终究会成为 历史 。相信以郭鹤年的智慧,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相信,金龙鱼这个扎根中国30年的外资品牌,会有重返巅峰的一天。

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图) 喂食器

金龙鱼2020年收入相当于两个茅台,金龙鱼靠的是啥才收入如此高?

2月22日晚间,被称为“油中茅台”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金龙鱼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快报(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2020年,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1949.22亿元,同比增加14.2%;利润总额为89.46亿元,同比增长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加11.0%。

相较于2019年,2020年,金龙鱼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业绩增速有所提升。2019年,金龙鱼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营收为1707.43亿元,同比增长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8亿元,同比增长5.47%。

对于2020年业绩增长的原因,金龙鱼在业绩快报中提到,主要是受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业务的影响。

厨房食品方面,报告期内,金龙鱼依托食用油既有的品牌运营及渠道经营优势,持续拓展产品销售网络,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加大对大米、面粉、醋、酱油等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力度。

此外,因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公司持续推广现有的高端产品及更多新产品,使得公司优质且营养的产品的销量不断增长;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疫情期间面向家庭消费的小包装产品和面向食品工业客户的产品销量提升,弥补了餐饮渠道产品销量的下滑,总体销量稳步增长。

这些因素促使金龙鱼厨房食品的销量、收入和利润有所增长。金龙鱼在2020年度业绩快报中提到,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791.8亿元,较期初增长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35.3亿元,较期初增长28.9%,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加所有者权益所致。金龙鱼的背后,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华裔家族——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2月22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郭鹤年的财富为125亿美元。不过,如果按郭鹤年家族来算,财富会更多。

金龙鱼一直由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打理,郭孔丰身兼金龙鱼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实际上,金龙鱼只是郭氏家族庞大资本版图的一角。

营收远超茅台的千亿粮油帝国“金龙鱼”即将上市,会成为第二只茅台吗?

第二瓶茅台酒的定义:茅台的万亿市值、茅台1000元的股价、茅台酒股价长期稳定上涨。

2018年,金龙鱼营收1670亿元,净利润52.8亿元,净利润率3.16%。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07亿元,净利润52.8亿元,净利润率3.5%;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净利润率0.6%。同行业净利润率约为6%-8%。

根据上海证监局公布的数据,我们看不到金龙鱼的非净利润扣除额,因此我们也不知道非净利润扣除额的增长速度。通过金龙鱼的收入和净利润,我估计金龙鱼的市盈率在[13-23]之间,也就是说,金龙鱼的市值在[717亿元-1270亿元]之间。

当然,对于这样一家拥有几十亿股的公司来说,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股票可以低至10%。如果是这样的话,金龙鱼可以首次募集的资金为71.7-127亿元,这是比较可以接受的。

金龙鱼之所以不能成为茅台酒,最大的原因是企业的产品属性不同,因为茅台酒是奢侈品,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毛利率高,供不应求,而金龙鱼是民生所需的产品,价格是高度稳定,虽然销售市场占有率居首位,但并不是唯利是图的局面。

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图、金龙鱼营收利润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